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水汽和尘埃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非自由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了地震云。
出现地震云后地震出现在哪里
一般认为震源大体就在跟地震云相垂直的地方。如果在一次较大的地震之前,各地普遍出现了地震云,两位相隔很远的看到这种云的观察者,各自报出观测到的地震云的方向,画在地图上,那么,这两条云的垂线交点,就是将要发生地震的地方,经中日两国有关人员验证,这一结论大多是可靠的。
中国研究地震云者也不乏其人,其中,沈阳军区某部干部董振海尤其突出。董振海从小就跟父亲学全了看云识天的本领。
1975年海城地震后,他开始看云测震,并坚持不懈……1978年7月6日,他发现了地震云,指出9天内“地震可能发生在东南沿海或台湾一带”,9天后台湾果然发生了7.4级地震。
地震云为什么能预报地震
有人认为在震前,地壳聚集巨大能量,使空气势能增大,空气受热上升并在高空形成细长的稻草状地震云。地震云有时会出现在远离震区的地方。
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地下岩石所承受的作用力集中的断裂带在震前就把能量传到远处,使远处岩石也受到牵擦挤压,导致热量增加,地下热气流通过岩层逸出,上升到高空形成条状地震云,但二者的内在关系还有赖于科学家进一步探讨。
正因为对地震云能否预报地震及其原理上不是很清楚,有关地震云的说法一直没有得到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