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是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的简称。
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X的消费时与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的比,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帕累托最优情况下,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
扩展资料: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产生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从几何意义上讲,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RS
mrs就是边际替代率,其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上一点的斜率,指的是1单位x商品能换的y商品的数量,比如说mrs为0.7,则是1单位的x商品可换0.7个y商品或则0.7个商品y可换1个x。(以上是针对消费自己的感觉来比的,不是指市场上两商品的交换比例,毕竟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是消费的偏好)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假设x商品的价格下降,且x和y是可替代的,不妨设x为可乐,y为果汁。你本来要消费果汁的,这时可乐降价,你或多或少的总会减少对果汁的消费,转而消费可乐的吧,这就是替代效应,即一个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引起它和替代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对该商品消费量的变化的效应。还有,当可乐降价,你本来也是在消费可乐,这时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收入有所增加呢,就好像可乐价格不变,你老板给你发的工资上调了,如果你不讨厌可乐的话,很容易理解你会增加对可乐的消费吧,这样由于价格的下降引起消费者实际的收入的变化,进而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量变化的效应就是收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