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指理想的生活。
一般人所谓的“苟且”,无非是现实中的自己。而“诗和远方”,那才是理想的生活。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虽然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回归日常,柴米油盐。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所谓诗和远方,就是我们一心想抛开世俗的烦恼,在圣托里尼岛住一个蓝色的房子,开一家彩色的店子,自给自足,安安逸逸,没事溜溜狗喝喝酒,唱着纱质的长裙站在海边和爱人看落日········
这就是诗和远方,是你心中美好的地方,却又是难以到达的地方。
这句话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诗:可以指不同于世俗的追求和个人的品格高尚情操;
远方:可以泛指每个人内心不同的远大理想。
“诗和远方”指理想的生活,
出自:高晓松“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苟且”代表的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种无奈,各种屈从。
“诗和远方”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的真正的“爱,喜悦,和平”。
一般人所谓的“苟且”,无非是现实中的自己。而“诗和远方”,那才是理想的生活。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虽然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回归日常,柴米油盐 。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
后来网络上出现了诗和远方的延伸: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以表达对某些只顾自己不体会父母的孩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