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规与接受组织调查(或审查)有什么区别?

双规与接受组织调查(或审查)有什么区别?
2025-04-05 01:36: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双规与接受组织调查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对象不同

双规针对的是共产党员。接受组织调查不仅针对共产党员。

2.含义不同

双规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纪律检查方面调查的一个措施,是指共产党党员在接受检察机关调查前的党内调查和限制人身自由,是一种隔离审查。

接受组织调查指的是,官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党和国家的调查和处分,是一种调查和处分。

3.程度不同

凡是被采取双规、两指措施的,纪检监察机关都掌握了相当部分证据。

若党或政府监察部门在公开渠道发表接受组织调查的公告或决定,表明组织已经发现了重要证据线索,是确定无疑的违法违纪事实,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突破。即双规是接受组织调查的调查方式。

4.执行机关不同

使用“双规”的机关。根据中纪委作出的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部门。

扩展资料

“双规”适用的对象。针对这一问题中纪委在不同时期作出过不同内容的数次解释。最初的规定是可以适用所有涉及违纪案件的当事人(包括非党员),但随着纪检部门在反腐败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双规”的曝光率日益增多等原因。

中纪委对“双规”适用范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规定是只能适用党员,同时还特别要求被采取“双规”的党员必须立案。也就是说“双规”只适用于违纪且需要立案查处的党员。

“双规”的一般程序是由承办党员违纪案件的纪委调查组在通过案件初查掌握调查对象的一个或数个足以立案的违纪事实后向纪委常委提出“双规”建议,在经纪委常委同意后才能采取“双规”。

但特殊人员须任命机关同意,如直属部门一把手、政府组成局一把手的“双规”必须报请同级党委同意。如果涉及同级党委的组成人员必须报请上级纪检部门,并移送上级纪检部门管辖。

中央委员必须报请中央同意。有些地方的纪检部门就“双规”的报批程序还作了更为严格的调整,比如湖南就已经把“双规”的审批权收到了市一级纪检部门。

回答2:

双规与接受组织调查(或审查)的区别:

一、处罚范围不同:

根据规定双规与违纪调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双规是针对党员提出来的惩罚办法,而违纪调查的处罚范围是比较广的,处罚承担也没有双规那么严重。

两者的处罚都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先展开调查,需要注意的是,被双规的职员在调查期间是不能与外界联系的,而违纪调查则没有这一项规定。

二、方式不同:

双规是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不能回家不能对外联系,外界也不知任何情况,是接受组织调查的一种方式。

接受组织调查还有约谈(可以回家)等。如果党或政府监察部门在公开渠道发表这样措词的公告或决定,就表明组织已经发现了重要证据线索,是确定无疑的违法违纪事实,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突破。

三、程序不同:

“双规”的一般程序是由承办党员违纪案件的纪委调查组在通过案件初查掌握调查对象的一个或数个足以立案的违纪事实后向纪委常委提出“双规”建议,在经纪委常委同意后才能采取“双规”。但特殊人员须任命机关同意,如直属部门一把手、政府组成局一把手的“双规”必须报请同级党委同意。

如果涉及同级党委的组成人员必须报请上级纪检部门,并移送上级纪检部门管辖。中央委员必须报请中央同意。有些地方的纪检部门就“双规”的报批程序还作了更为严格的调整,比如湖南就已经把“双规”的审批权收到了市一级纪检部门。

接受组织调查的程序一般是由相关检查组或举报人向局纪检组提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或举报,局纪检组进行情况初步核实,作出是否调查决定。根据调查决定,成立调查处理组开展调查。最后作出处理决定,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 双规

百度百科 - 接受组织调查

回答3:

1、方式不同:

双规是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不能回家不能对外联系,外界也不知任何情况,是接受组织调查的一种方式。接受组织调查还有约谈(可以回家)等,接受组织调查包含了双规这种调查方式。

2、实施调查对象不同,前者包含政府部门:

双规又可称为“两规”、“两指”,是中共纪检(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接受组织审查指的是,官员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委部门执纪审查。

3、审查力度不同:

双规是对重处分的人才“双规”;一般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才动用“双规”;有可能出现泄露案情、串供、逃跑等意外情况的人采取“双规”。接受组织调查属于具有违法违纪现象与线索,组织上进行初查初核,根据违纪违法的事实分别处理,如果只是违纪违规了则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第五十八条规定程序处理;如果涉嫌违法犯罪了须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扩展资料

双规适用的范围涵盖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双规”的机关。根据中纪委作出的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部门。

二是“双规”适用的对象。针对这一问题中纪委在不同时期作出过不同内容的数次解释。最初的规定是可以适用所有涉及违纪案件的当事人(包括非党员),但随着纪检部门在反腐败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双规”的曝光率日益增多等原因。中纪委对“双规”适用范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规定是只能适用党员,同时还特别要求被采取“双规”的党员必须立案。也就是说“双规”只适用于违纪且需要立案查处的党员。

纪检监察机关不会也不能够随意对调查对象采取“两规”措施,只能对已掌握一些违纪事实及证据,具备给予纪律处分的涉嫌违纪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使用;限制适用阶段,只能在案件调查阶段使用; 限制使用主体,只有一定级别的纪检监察机关才能批准或使用; 限制使用时限,从没有统一规定到从严掌握,并在申请使用时报批具体时限; 限制使用地点,从无硬性要求到有具体规定。

随着体制改革和措施改进的稳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行使“两规”、“两指”措施不仅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适用范围对象也会越来越小,适用频率会越来越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规

回答4:

1、方式不同:

双规是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不能回家不能对外联系,外界也不知任何情况,是接受组织调查的一种方式。接受组织调查还有约谈(可以回家)等。

接受组织调查包含了双规这种调查方式。

2、实施调查对象不同,前者包含政府部门:

双规又可称为“两规”、“两指”,是中共纪检(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

接受组织审查指的是,官员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委部门执纪审查。

3、审查力度不同:

双规是对重处分的人才“双规”;一般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才动用“双规”;有可能出现泄露案情、串供、逃跑等意外情况的人采取“双规”。

接受组织调查属于具有违法违纪现象与线索,组织上进行初查初核,根据违纪违法的事实分别处理,如果只是违纪违规了则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程序处理;如果涉嫌违法犯罪了须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双规又可称为“两规”、“两指”,是中共纪检(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双规”一词出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纪律检查方面调查的一个措施,是指共产党党员在接受检察机关调查前的党内调查和限制人身自由,是一种隔离审查,主要目的是防止被调查人拖延时间、逃避调查,甚至串供、外逃。

扩展资料

双规的适用范围

一是使用“双规”的机关。根据中纪委作出的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部门。

二是“双规”适用的对象。针对这一问题中纪委在不同时期作出过不同内容的数次解释。最初的规定是可以适用所有涉及违纪案件的当事人(包括非党员),但随着纪检部门在反腐败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双规”的曝光率日益增多等原因。

中纪委对“双规”适用范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规定是只能适用党员,同时还特别要求被采取“双规”的党员必须立案。也就是说“双规”只适用于违纪且需要立案查处的党员。

纪检监察机关不会也不能够随意对调查对象采取“两规”措施,只能对已掌握一些违纪事实及证据,具备给予纪律处分的涉嫌违纪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使用;限制适用阶段,只能在案件调查阶段使用; 限制使用主体,只有一定级别的纪检监察机关才能批准或使用; 限制使用时限,从没有统一规定到从严掌握,并在申请使用时报批具体时限;限制使用地点,从无硬性要求到有具体规定。

随着体制改革和措施改进的稳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行使“两规”、“两指”措施不仅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适用范围对象也会越来越小,适用频率会越来越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双规

百度百科-接受组织调查


回答5:

那是党内的事,党员有接受党组织调查和审查的义务。你在公司上班如果工作出了问题,公司也会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