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放大器上限频率只需要粗略观察,下限频率则要细细分析。τ1是放大器输入端时间常数,τ2是输出端时间常数。τ1=τ2以及τ1=τ2相差不大,实属最典型的情况,自然应该充分考虑。但是传统模电教科书仅在τ1与τ2差异很大的条件下分析放大器下限频率,τ1=τ2以及τ1与τ2相差不大这样最典型的情况反而被忽略,主要原因是,频率特性分析需要频率特性函数。但传统模电教科书没有频率特性函数,所以频率特性分析计算避实就虚,应付公事,结果使读者蒙在鼓里。
元增民《模拟电子技术》将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公式扩展为频率特性函数,可以在任意条件任意情况下计算分析计算放大器下限频率。当然也可以针对τ1=τ2以及τ1与τ2相差不大的最典型的情况,分析计算放大器下限频率。
对于信号源内阻rs=1.6kΩ、晶体管β=100、基极偏置电阻Rb=100 kΩ、集电极安伏变换器Rc=1 kΩ、负载电阻RL= kΩ的基本共射放大器,此时rbe大约为0.4kΩ,τ1=τ2≈20ms,按照元增民《模拟电子技术》介绍的计算方法,下限频率计算结果为12.3Hz,Multisim11.0仿真结果是13.6Hz,计算与仿真基本一致。
计算与仿真结果有一些差异,原因是仿真本身就是一种依据于某种数学模型的计算,两者所用数学物理模型很难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