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诸侯、帝王女儿的称谓。周代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汉代皇帝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之姑称大长公主。其后历代沿用。清代,称中宫之女为固伦公主,称妃嫔之女为和硕公主。古代天子嫁女,不由自己主婚,而用诸侯(同姓的)主婚,叫做公主,公主的称呼即由此而来。唐代仍然由亲王主婚。宋代以后,天子自己主持女儿婚事,公主出嫁称下嫁,公主嫁夫,夫婿称驸马。公主的待遇视同亲王,礼仪、服饰都有一定的规制。天子嫁女,往往是一种政治活动,公主和亲之事,史不绝书。唐太宗之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促进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公主参与政事的也不为少见,如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汉族称公主,满族称格格。
公主这个词汇在中国古代已经存在千年了,一般是皇帝的女儿和大王的女儿称作“公主”,而在满族,初始,贵族女子称格格。清军入关之后,凡帝王的女儿称“公主”,一般都是和硕公主、固仑公主,亲王和贝勒、贝子的女儿称“格格”,如多罗格格等。其实,像《还珠格格》电视剧里演的,有的是不合历史事实的,因为皇帝的女儿是要称“公主”的
格格是清朝的皇家女儿的称号,皇帝和王爷的女儿都称格格。公主是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呼。
历代都是皇帝的女儿为“公主”,只有清朝满族称皇帝和王爷的女儿为“格格”称谓不同而已
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这就是民族差异了,公主是汉族的,格格是满族的,就好像中国人叫“女孩”外国人叫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