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龙凤纹的象征

2025-04-26 08:53: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华民族是龙凤的传人。龙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河姆渡出土的有关凤鸟的史料证实,凤比龙要早几百年。自商周以来,龙凤就是天生一对了。龙象征着权威和尊严,凤象征着才艺和吉祥。所以才有\"龙凤呈祥\"的古典。
表现在陶瓷器物上的龙凤纹饰是丰富多样的。在远古,龙凤是图腾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原始崇拜的宗教形式。我们的祖先把龙凤视为逢凶化吉,呼风唤雨的吉祥神物,寄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把自己比作真龙天子。于是龙凤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尊严。表现在宋元时期的陶瓷上的龙凤纹饰都有明确的定法。元代初年,就禁止民窑制造五爪缠身龙纹。五爪龙纹属帝王专用。表现在元青花上的龙纹是:龙身矫健,细颈长身,双眼圆睁,目光熠熠,神采飞扬,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形象。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为狰狞凶猛之状,龙爪为三、四、五、不等。其中五爪爪尖成圆圈状的极多。有云龙、海龙、水龙、团龙、穿花龙、夔龙、飞龙等。其中夔龙始于宣德,海水云龙在宣德时用得最多。凤纹,以展翅腾飞为多,有昂首云天,有回首顾盼,有龙凤呈祥,有凤穿牡丹。往往以缠枝花来烘托凤的高贵和神圣。到了晚期,龙纹的形象就逐渐失去昔日的凶捍和威严,变得猪头猪脑,细身侧行,缺乏生机和活力。到了清朝康熙时期所绘的龙纹一般头部较大,身短而粗壮,须发怒张,额上写有\"王\"字,龙鳞呈\"八\"字形,官器为五爪龙,呈现一种凶猛膘悍。到了乾隆时画龙常为巨角低额,画凤颈部多毛。到了清末,所绘的龙头较短小,龙身瘦弱疲软,呈现一种萎靡懦弱之状。与此相反,凤纹却画得肥壮有力,威严盛人。以龙凤纹饰图案的寓意为:
龙凤呈祥。图案为一龙一凤。古人认为,龙为百兽之王,凤为百鸟之王。龙凤出现,天下就会祥和太平,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千百年来,龙凤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
龙飞凤舞。图案为龙凤腾跃飞翔之态势。形容气势奔放雄壮豪迈。也用以形容书法笔势活泼有力。也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二龙戏珠。图案为两条腾云驾雾的云龙追逐一颗火珠。传说龙珠亦称夜明珠,可避水火。故有二龙戏珠或群龙戏珠的图案。表示吉祥安泰之意。

回答2:

都是祥瑞,表达美好的期望,具体意义现在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