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玩手机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请告诉我手机带给你最大的价值之处?详细点哦

2025-02-24 08:05: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不用远行,可以及时问候对方

有一首诗里这样写道“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首诗写出距离使人不得相见的思念和痛苦,用江水的漫长衬托人的情感。现在不会在有人写这样的诗了,谁想起谁,如果没有时间去看看对方,只要轻轻拨通随身的电话,一切都迎刃而解。决不用站在江头望着江水东去而感慨万千了,可见手机解决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相思之苦。

二,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

每个人都不能预测自己的危安,也许“晴空万里”的时刻突然就会“阴雨绵绵”,当一个处在突发事件的危机中,手机成了我们向外界报告第一信息的最好工具,无任何东西能够代替。韩国人质事件就是在第一时间里,有个人质拨通了手机把消息报告给自己的亲人。在媒体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手机已经率先显出了它给人们做出的最好的作用。

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表达情感的愿望

很多时候人们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是人们对于自己亲人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倾诉,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这个愿望,特别是对于愿望的亲人,也许就成了最后的遗憾,可是手机的出现让人们终于能够圆满地将自己最后的愿望得到满足。“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个乘客在飞机上,面对即将爆炸的飞机,给母亲打去了电话:“妈妈,我爱你!”当我们看到这个母亲面对记者的提出:“你儿子在临终得时刻是否提到财产”的问题时,母亲泪流满面地说:“儿子只说他爱我。”我们的泪也会夺眶而出。

四,可以用来缓解冲突和矛盾

任何人都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有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当面交流的窘迫。这时候就完全可以利用手机的功能,比如可以先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再打电话婉转地用抱歉语气表示心迹。这种效果往往比登门拜访效果要好,有很多时候“面子”还成了人们交往中的障碍,挡住“面子”专门利用语言更能达到逾期效果,所以手机在人际交往中充当了调停的“第三者”,其中“妙不可言”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应该说每个人都会尝试过这种交流方式。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1]  ,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2]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3]  ,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4]  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性能稳定,大多数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使用英国ARM公司架构的CPU。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处理程序任务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诺基亚n81主频有369兆赫兹);而非智能手机的主频则比较低,运行速度也比较慢(例如:诺基亚5000主频就是50兆赫兹)。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也有部分是电阻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包括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5]  。

回答2:

有意义的可就多了,就好比你做人一样,上网也不过如此,也需要你有个目标而不是你胡乱上一通,

在你无聊的时候在网上找个影片观看,当然了是喜剧的片,,

在你烦闷的时候你可以找个朋友 陪你聊天解你心头之难忍,

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 你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一篇感人的文章,

如果你没有工作想求职, 你也可以通过网络上 谋求自己一个自己合适的工作

如果你的朋友没有电话 但有一个QQ 或者是EMAIL 你可以通过这两样通讯 跟他<她>联系,彼此之间可以增加一些默契感,

或是你喜欢网络上的任何一种技术,比如 黑客啊,红客啊,闪客啊,

也可以自己开通一个论坛,或者是博客,来讨论人生

想说的很多,太多太多了,你可以自己从网络上体验其中的奥妙, 不多说了

太累了

我打字很慢,

回答3:

我平时用手机除了必要的联系之外,用微信关注了很多很优秀的公众号,比如逻辑思维,知乎,锐普,ps 之类的,每天临睡前看看,收集资源,利用碎片时间充实自己,还下载了很多学习类软件,比如掌中英语,沪江开心词场,一些生活的客户端比如淘宝,支付宝,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的生活,节约时间,利用优惠,还有向知道的客户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提升我的价值,我觉得手机最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你的自觉程度,如果你坚持不了,只会玩的话,那就是负面的了

回答4:

刷微博,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电影,看朋友的动态,和朋友聊天,可以随时记录美好的事物,猛的想起的事情,可以用手机记录或用手机立马去做,可以查知识,分享知识,总之,高兴的时候想用手机,不高兴了想玩手机,无聊了想玩手机,虽然有时候想扔了她

回答5:

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话通讯服务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人们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最近二十年来,电话技术和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信的地点由固定方式转向移动方式。
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动通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2007年初,龚兵最终还是离开了自己浸淫六年的手机行业,转而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产业代表着未来。”他说。
六年前,电子科大毕业的龚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宏碁电脑跳槽进了TCL通讯手机销售部门,成为国产手机大军中的一员新兵,“同样的理由,因为在那时,手机行业是代表未来”。
如今处“手机江湖”已远,但每当忆及那个年代,龚兵依然神情激动,“几乎每周,你都能听到‘一夜暴富’的神话,而且就真实地发生在你身边”。
市场的狂热,亦让民间资本疯狂涌入。“几乎每一天,你都能听到有新人加入手机的产业大军。”龚兵告诉记者,这些“新人”很多来自珠三角一带的电脑、电子元件厂商、手机经销商,还有从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出走单干的。
在市场巨大需求的驱动下,中国作为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大国的产能动力,在手机产业领域被空前激发。
来自IDC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0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8.25亿部,其中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手机超过了总量的三分之一,约占36.8%。这意味着全球几乎每出产三部手机中,就有一部是中国制造。
这其后,昔日的国产品牌手机市场开始下滑,并相继亏损。这最终导致龚兵这样的“手机人”纷纷逃离。但龚说:“我们走了,但中国的手机制造能量还在延续。”原信产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生产手机5.48亿部,占全球市场产量比例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