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因为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2.8.8.……),层数的增加导致半径增大,半径增大后,外围电子离原子核越远,原子核对外围的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导致更容易失去外围电子,失电子能力强则还原能力强。而熔沸点和阳离子的氧化性只是限于同排的原子,因为同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递增的,所以变成阳离子后的电荷越高,则氧化能力越强。熔沸点就逐渐降低。而碱金属是每排原子的第一个,最外层电子为一,变成阳离子后价位最低也是一,所以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比其他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低,自身的氧化性也很弱。
简单理解为
: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有氧化性,但是不强。
不懂再问。
比如说Na+,是由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它的原子核带11个正电荷,原子核外只有10个电子,正负电荷不相等,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得到电子的,而表现氧化性。例如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金属钠。
这句话错在“强”上,改为弱就可以了。
比如要得到单质钠,怎么办?自然界中只有钠离子,肯定要把钠离子变为钠原子,这个过程就是钠离子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由于钠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即还原性很强,所以钠离子得到电子相对难即氧化性很弱。
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越弱,所以碱金属阳离子几乎不具有氧化性。想要还原碱金属阳离子条件比较苛刻,比如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或者用钾在隔绝空气和熔融时还原氯化钠等。
谁说已经达到8电子就稳定了?都显电性了说明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