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朱棣是有儿女子嗣的,他登基时年龄是四十二岁,此时他就已经有了六个孩子,最小的孩子是在他三十二岁时生下的。所以准确地说朱棣是在三十二岁时之后就没有再生育了,当然,在他当皇帝的二十几年里依旧是没有再生养子女。
本来朱棣生不生孩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儿,偏偏后世各类喜欢打探隐私的史学家非得要刨根问底,他们觉得作为一个皇帝后宫佳丽众多,怎么可能不撒播点种子出去呢?要是当了皇帝还不努力播种,岂不是浪费了那规模不小质量挺高的后宫么?
其实对于朱棣而言,当不当皇帝他都有大肆“播种”的权力,即便是个封王,也可以拥有众多妻妾不愁没人传宗接代。但朱棣的生育显然是戛然而止的——从三十二岁那年起就突然没有再生育了。那么要探究朱棣的生育疑团,得把时间拉到三十二岁那年看看。
那一年太子病逝,皇位继承人空缺出来,对于朱棣来说,这一状况让他的心态和想法发生了急剧变化。大概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朱棣开始对皇位有了谋求之心,当时太祖还没死,朱棣要做的就是争取表现让自己进入到太祖的继承名单中去,而在朱棣看来入选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就算是论资排辈自己也是够格的,另外一方面他的表现无疑都是最好的。
自此之后朱棣开始克制享乐,全部心思集中干事业图表现,于是他开始冷落妻妾极少“播种”,意图太祖欢心。但不久太祖竟然选定了自己的侄儿作为继承人,这让朱棣如受五雷轰般失落,这种失落转而化成愤怒、惶恐和执念。一方面他担心侄儿上台后会削藩清算,另外一方面他感到万分委屈和不公,最终他决定不能就此放弃皇帝梦。
想要名正言顺地当皇帝已经不可能,实现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密谋造反以图之。而世间最惊心累心的事莫过于干一票如此之大的事儿,各种情绪和压力汇集,朱棣再也没有心思享受儿女私情,这个阶段他几乎连“播种”的丝丝念头都已不存。
而在造反谋得皇位之后,毕竟是坐上了龙椅却不稳定,不管白昼都要操心如何坐稳龙椅的事儿,还要想办法向天下人洗白自己,这些工作忙起来也让他极少去后宫。等到皇位终于坐稳坐热了,后宫佳丽也都静候万岁的时候,朱棣才发现,这么多年的压抑积累下来,已经让他打不出真枪实弹了,播出去的种子都是空壳不能发芽——用现代医学来说就是朱棣患上了诸如“死精症”之类的不育症。
这,大概就是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却没有再成功生育儿女的真正原因了。
明永乐大帝朱棣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一心推动的大航海计划,让中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甚至出现唐朝以来又一次万邦来朝的盛景。
但朱棣不管功绩多大,都抹灭不了他的皇位是抢了侄儿朱允炆而得来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即便很努力,但朱棣一生都逃不开世人对他的诟病,甚至因为他登上皇位后,再无子嗣出生,有人说这是上天对他篡权的报应。
断子绝孙,这虽是一种恶意的歪曲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棣登基后确实没有新的子嗣诞生。这是为何呢?
研究朱棣子女的出生发现,他并非40多岁登上皇位后不生育子嗣,而是登基前的32岁后,就再无子女诞生。
其中有传言说他身体不行,曾有宫女在遭受逼问时说过,是因为皇帝不行,不干后宫之事。就此说来,可能是朱棣的身体确实在壮年时就不行了。其中的原因大致猜测有以下几种:
一是有记载称,朱棣连年征战,身体染病,有道士为他送丹药,而道士的丹药大多含有汞等有害物质,朱棣是因为吃了有毒丹药导致身体垮掉。
二是朱棣在登上皇位的过程中,操劳太过,先是诸侯之战,后来登上帝位后,又连续对高丽作战,当地环境恶劣,劳累加上恶劣环境,高强度的劳作加上年岁渐长,比之养尊处优的皇帝,其关爱后宫的心情大减,后来甚至没有了兴趣。
皇帝操劳影响子嗣繁荣,这可从几任勤劳的皇帝子嗣很少做佐证,比如雍正帝,就有说法称他无意后宫,常常通宵达旦劳作。
朱棣登基后没有子嗣,有说是他的报应,有说是他勤政的表现,但无论如何都泯灭不了他是一代明主的事实。
朱棣登基后没有再生育子女,有几个原因:1是朱棣雄才大略,在位的每一天几乎都没有虚度,数次带兵亲征,加之政务繁忙,登基后再未有新的子嗣;2是朱棣本是藩王,因建文帝削藩,而后起兵发动靖难之役,从而登基成为皇帝,皇室内部的争斗,特别是藩王割据对于未来的朝廷统治没有好处,朱棣深有体会;3是朱棣与发妻,即后来的徐皇后感情深厚,朱棣的子女中除生母不详者,其他都为徐皇后所出。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没有再重新册封皇后,由此可见深情。
第1、朱棣当初即位虽然惹来颇多争议,但朱棣作为一位帝王,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推向了一个顶峰,或者为后来明朝的繁荣都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朱棣在位期间,因袭朱元璋的施政方略,由于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事事亲力亲为,可以想象朱棣每天的工作量,也直到后来才渐渐实施吏治改革。再加上朱棣为了稳定北方,5次亲征,并且自己也死于最后一次亲征班师的途中。这样的帝王,登基后没有新的子嗣是可以想象的。
第2、朱棣本身是藩王,是朱元璋的第4子,朱允炆是其长兄皇太子朱标的嫡子,按理来说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朱棣来坐江山的,但朱标及其他2位兄长藩王先后去世,所以才有了《燕王令旨》朱棣说自己是“皇太子亲弟,忝居众王之长”。朱棣的藩王兄弟较多,割据一方的事情多有发生,而这种藩王割据最终对皇权统治没有好处,这一点上朱棣深有体会,恐怕也是在这件事情上最有发言权的,从他登基后的历次削藩就可以知道他的想法。因此,少生几个皇子看来也没有坏处。
第3、朱棣的发妻,也就是后来成为皇后的徐氏,也是大明开国功勋徐达的女儿。夫妻两个人恩爱情深,并且徐皇后不光温婉娴静,更是一位女中豪杰,当初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北京后防空虚,朱允炆着李景隆围攻北京,朱棣与徐氏的儿子,也即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居中指挥调度,当时的徐王妃不愧名门之后,居然披甲上阵,与军民一起抗击李景隆部。同时,朱棣的子女除生母不详者外,都为徐皇后所出,可见朱棣对她的钟爱。徐皇后病逝后,朱棣再没有册封皇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那么朱棣登基后没有再生育子女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综上所述,登基后的朱棣终于能够尽展所长,一心扑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上,同时还数次亲征以取得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务繁忙,无暇生育子女可以想见;同时藩王出生的朱棣当然不想他身后的政权又陷入那种藩王割据的状态,他与徐皇后已有3子成年,自然考虑无需再多生育子女,造成今后影响朝廷中央集权统治的隐患;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与徐皇后感情深厚,在皇后病逝之后再未册封皇后,很有可能也不再想生育除徐皇后外其他妃嫔所出的子女。
明朝雄才大略的朱棣在当王爷期间有儿有女,但是在成为皇帝后却没有一儿半女,是因为自己问题还是对后宫的不满意,朱棣的这种行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疑问,纵观历史,有三点迹象表明朱棣在位期间没有儿女是因为自己身体原因。
电视剧中的朱棣
1、朱棣在成为皇帝后挑选了许多美女,在这其中包括朝鲜女人,这说明朱棣有正常需求,在这其中最爱的一个女人为权妃,就算外出征战也会带其左右,按照朱棣挑选后宫女人种种行为来看,后宫女人给朱棣生个一儿半女也是一个极为正常的行为,但是却没有。
2、后宫最爱权妃离去后,朱棣内心十分沉痛,并且对此进行调查处罚了近3000宫女,在记载其中有宫女在受罚之时说道: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从这里也说明了宫内女子同朱棣长期生活,都已知道朱棣身体有问题。
电视剧中的朱棣
3、我们采用排除法,在皇宫当中只有皇帝一人,而贵妃宫女却是众多,如果宫女有问题,那么不可能全部都有问题,所以问题只能是在朱棣个人身上,所以登上皇位没有后代最大原因在自己。并且在朱棣在外出征,也会回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小别胜新婚,但是就这样也没让后宫妃子怀上。
电视剧中的朱棣
通过以上三个推理,我们可以判断出明朝朱棣登上皇位没有后代的原因在自己,在位期间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统治地域极为广阔,并且国力强盛,没有更多的子孙后代可谓是人生一大遗憾。
朱棣有三个儿子,太子朱高炽,赵王朱高燧,汉王朱高煦,还有几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