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大地构造属性

2025-05-01 01:43: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四川盆地在元古宙—早古生代属于扬子克拉通,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则主要与古特提斯构造域关系密切。加里东末期,由于华南洋的逐渐俯冲关闭,结束了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相互作用历史,两大板块被焊接成统一的中国南方板块,除钦防残留海槽外,大部分地区上升成陆。作为扬子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区的南秦岭,在早古生代形成以大致平行的同沉积断裂带为主,断隆和断坳间列的格局(张二朋,1993)。加里东运动时,由于秦岭古洋壳分别向南、北俯冲削减,形成了加里东期造山带。海西期,随着古特提斯洋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开裂,右江地区由陆内裂陷逐渐发展为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东吴运动后,随着古特提斯洋的向北俯冲、挤压和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影响,右江盆地进入前陆盆地发展演化阶段,晚三叠世除黔桂地区为较深水盆地外,其他地区上升成陆。盆地北部及邻区的秦巴地区在晚古生代—三叠纪,主要以裂陷带形成演化为特征,且裂陷作用自东向西迁移。在此构造背景下,上扬子北部出现了裂陷作用(图3-1)。总体来说,晚古生代随着古特提期洋的开启,在华南板块南、西、北缘形成被动陆缘,使得上扬子及周缘地区在整个海西期处于张性构造背景。至晚三叠世后期四川盆地由海变陆,结束了海相盆地演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