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河青龙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孤山子乡的田耳山,河源高程1059米,始向南又偏东流,于凌源县大河北乡的瓦房村进入凌源县境,流向转东偏南,经宋杖子、魏杖子到大河北乡,纳入西来的山嘴子川水。然后曲向东流,经大河北乡的黄土梁子后,向北流入雹神庙乡又转东南流,经坤都沟门村,接纳北来的三十家子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贺家沟,于凌源县三十家子镇的十家屯附近入境,流长25公里)。再东南流,至三道子乡的大甸子东转向南流,至三道河子附近,纳入东北来的松岭子河水(又名“茶棚川水”,源于松岭子乡薛家沟,于三道河子乡窟窿山注入青龙河,流长35公里)。河水继续南流,经三道河子乡形成回水。再经刀尔登乡、杨杖子镇,先后纳入前、中、后杨树沟河和卡道河水。流至杨杖子镇的百牛群村南,又纳入河坎子河水(发源于建昌县老达杖子乡平房店北的龙潭沟,初为潜流,向东南流至三岔始见明水。纳入多腹川水后,于西周杖子屯西遇有清泉,泉眼有3处,其水翻腾上升,水量较大,常年不涸,人们常误指此为青龙河源。河水于凌源县南台子的天桥板附近入境,取北偏西向流,经河坎子乡、佛爷洞乡后转向西又偏南流,流长35公里)。之后,河水转向西南流,于杨杖子镇的大煤岭出凌源县界入河北省的平泉县境。而后穿过青龙县境,于河北省卢龙县南汇入滦河。
青龙河在凌源县境内流长54公里,最大流量为218立方米/秒,流域总面积为1571.8平方公里。其间建有4座小型水库。主要支流有三十家子河、松岭子河和河坎子河。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其干流总长246公里,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流经河北辽宁两省,在河北流经承德、秦皇岛、唐山三市,沿途百川汇聚,最终于卢龙县汇流滦河入渤海。 传说青龙河由为两岸人民布施甘霖的青龙所化,青龙县则因河得名。作为青龙的母亲河,青龙河温婉地由北向南穿越青龙全境,覆盖了全县18个乡镇,296个行政村,亘古不变地汩汩流淌,浇灌着肥田沃野,滋养着全县三分之二的人民。美丽的青龙河用百里身躯哺育了两岸的生灵,沿岸的村民对青龙河充满了感情。河水是他们的生命之源,许多人都是吃着河水长大的,在河边玩耍长大的,如今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人们不再吃河里的水了,但大家依然要她来灌溉庄稼及作洗衣等生活之用。卢龙八景之八——漆流玉带:青龙河,古称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