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避免布利丹效应的对策:果断选择后全力大赌。企业必须果断地抓住时机,确定新的行进方向,集中所有资源不遗余力地向新方向进发,这是一位优秀决策者应有的前瞻性能力。
“看清了再做”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状态,而不会在现实决策中出现,因为当你看得非常清楚的时候,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可能看得很清楚了,那么这个战略方向就不可能孕育着“大赢”的机会了。因此,大致看清楚一个方向的时候,企业就必须全力进取,才能够有所突破。
实际上,在没有全力进入新方向之前,没有人可以准确地看清前行的道路,为了抓住机会,企业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有时候,企业甚至需要进行一场“豪赌”,这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必须承担的一项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最怕的是“浅尝辄止,四面出击”。“浅尝辄止”,很可能在快要挖到井水的时候放弃,而并不能探索出真正的道路来。“四面出击”,只会分散有限的精力和资源,而不可能找到未来的增长点。
大赌有赢也有输,这是必然的现象。但如果长时间犹豫不决,代价可能更大。格鲁夫在回忆英特尔转型时谈到:“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选择可能是错的,但是不选择的代价可能更高。严重地说,后者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随着竞争的损耗,企业的资源越耗越薄,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少,看起来选择多元化的企业像是保留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权力,但实际上丧失的是在任何一点获得突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