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断裂特征

2025-04-25 06:38: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燕山造山带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3组不同方向,即EW向、NE向及NW向不同形式的构造带,其中EW向构造带控制着近EW向的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断裂带有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尚义-丰宁-北票断裂带、阳原-兴隆-青龙-锦西断裂带、蓟县-平泉断裂带、乌龙沟-上黄旗断裂带等5组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带(图1-9)。

(一)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

此断裂带位于燕辽成矿带北部,近EW向展布,为内蒙-兴安裂陷槽与华北陆块之边界断裂带。断裂活动起始于古生代早期,中生代以来活动较弱,属于隐伏深大断裂带。由重力、磁场异常图(图1-9)可以看出,-125 mGal和-145 mGal孤立异常和50~100 nT低缓磁异常出现在此断裂带北侧,这些异常与古生代裂陷槽的分布有关。此断裂带属于一级超岩石圈-岩石圈断裂,是华北北缘中生代重要控矿断裂之一(任纪舜等,1981)。

图1-9 区域构造纲要图

(据权恒等,1992,修改)

A—重力场异常图;B—磁场异常图

(二)尚义-丰宁-北票断裂带

位于本区中部,在冀北地区呈近EW向展布,至青龙县往东到辽西地区转为NE 向(图1-9)。此断裂带区内长700 km,宽几十米至几十千米。断裂带活动始于太古宙末,延续至中生代,断裂活动比较强烈。它是由挤压破碎带,韧性剪切带及片理化带组成的多期活动的复杂断裂带,断裂带中部南北两侧分布丰宁-隆化及赤城-平泉等次级断裂。由重力异常图可以看出,该断裂带表现为重力梯度带,断裂带位于梯度带南侧;磁场异常图上表现为正负磁场交替带,北正,南负。此断裂带为壳-幔断裂(任纪舜等,1981),对中生代的控岩控矿作用很明显。

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和尚义-丰宁-北票两条断裂构造带构成一条比较清晰的近EW向的钼(铜)多金属成矿带。我国著名的钼矿床,如杨家杖子、兰家沟、莫古峪、大庄科、肖家营子、撒岱沟门等钼矿床受其控制十分的明显。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即位于这一多金属成矿带中东段之南侧。

(三)阳原-兴隆-青龙-锦西断裂带

位于区域南部,横穿本区。从西向东,由EW向逐渐转为NE向,与尚义-丰宁-北票断裂近乎平行,长达700 km(图1-9),为岩石圈-壳源断裂。断裂活动始于中元古代早期,中生代活动也比较强烈。此断裂带在重力场上亦表现为梯度带,断裂带位于梯度带北侧;磁场平面图上亦表现出正负交替,北负,南正。该断裂带在密云—喜峰口—青龙一带平面上呈舒缓波状,断面陡倾多在80°以上。局部地段由断层群组合而成。挤压破碎带一般宽数十米,最宽可达200~300 m。糜棱岩、片理化、构造透镜体发育,具压性特征。在青龙县以东地段,中、新元古代沉积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断裂南北两侧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断裂以北沉降幅度大,自大红峪期开始的各地层沉积单元齐全,总厚可达5000 m;南侧则时有间断,仅井儿峪组齐全。该断裂对有关期次的岩浆活动导控作用明显。在青龙县西部的孤山子分布有古生代晚期的超基性岩,青龙县以东分布有中生代杨家杖子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至木头登一带断裂既导矿又切割了中侏罗世的火山岩系。因此,该大断裂具有长期、多期继承性活动特点。它与马兰峪-青龙复背斜、滦县-青龙大断裂共同对杨家杖子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肖营子花岗岩等起着导控作用。可以认为杨家杖子岩体与肖营子岩体属燕山早期同源分异产物,同属下地壳重熔岩浆产物。

(四)蓟县-平泉断裂带

此断裂带呈NNE向展布,纵贯本区,起于太行山东麓,向北可能延伸至大兴安岭东缘(图1-9)。断裂活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为压扭性左旋断裂。断裂带与重、磁异常相对应,在重力异常图上,断裂带所处部位EW向重力异常发生弯曲,向NE方向转变,断裂带位于其东侧;磁场平面图上表现为正负交替带,西侧多负异常,东侧多正异常。该断裂控制中生代成矿。

(五)乌龙沟-上黄旗断裂带

乌龙沟-上黄旗断裂带属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变形变质带的中段,呈NNE向展布。在冀北地区与前述EW向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相交叠加时,使其NNE向延伸的构造带发生向NE向偏转(图1-9),构成复杂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并成为冀北地区深成岩浆和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