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根本原因上说,西晋王朝是从曹魏政权中,士族集团集体夺权而产生的。司马氏只是这些人的代表而已,朝廷对这些士族更多只能拉拢,而不是打压。因此西晋一建国就各方利益掣肘极多,并不是诸如汉明这些打破一切而建立起来全新王朝。
2、晋武帝吸取了曹魏为外臣夺权的教训,因此决定分封宗室重建诸侯的方式,把军权交由司马宗室掌控,但却没想到他死后引起了宗室的夺权内斗。八王之乱的长期战争沉重打击了西晋的统治。
3、东汉以来,中原政权一直采取把五胡少数民族内迁的政策。特别是汉末三国长期的战乱,人口减少,各政权为了补充兵力,不得不大量内迁五胡民族,出现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五胡深入内地,深受汉文化影响。八王之乱给了这些五胡民族夺权的机会,裹挟着地方起义军成功的击溃了西晋王朝。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元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