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是不是弄错年份了,2015年雅马哈并没有出纪念版R1,只有R1和R1M两款而已;而2016年才有60周年纪念版R1,我把相关资料都给你,需要哪些用哪些吧。
2015款YZF-R1的新车体型稍有变窄及变高。轴距缩短,座位提高到855mm,YZF-R1M的座高则达到860mm。
新车除了全新外型,优点基本为三大部份:发动机,车架,电子设备= 200hp + 199kg湿重+六轴式IMU感应模组。
外型上最大特色是把头灯隐藏,没有明显的头灯造型可以让外观更接近MotoGP赛车。头灯之间就是进风口。
全新的发动机发展方向是致力于增加进气量和减少马力流失。形式仍是998cc直四水冷十字曲轴引擎,但缸径更大,冲程更短,压缩比更高。
发动机开度减少34mm。应用轻量化又坚硬的α+β钛金属作为活塞连杆,同作减轻重量和动力流失.200hp的输出比上一代R1多了18hp,同时车身轻了4kg。新车马力虽然上升,但所需转数更高,相同峰值扭力也要较高转数才获得。
六轴式IMU感应模组(惯性测量单元)可以看作为2套三维感应器,分3轴式角度感应器和3轴式速度感应器。
结合这6个感应器,行车电脑可以完全掌握车身动态的任何变化,包括pitch / roll / yaw.G-force感应器可以知道前后,上下和左右的变化。
换句话说,就是车身任何倾斜方向和角度,在加速或减速中,是起头或起尾,都在IMU的掌握中。
由IMU收集得来的数据经过分析,透过五大控制系统来管理车身分别是:
1)管理牵引力控制的TCS,
2)管理sideways slide侧滑的SCS,
3)管理后轮离地lift control的LIF,
4)管理起步弹射发射控制的LCS
5)管理快速转档的QSS
当然,新款R1有PWR马力模式Power mode selection,是现有D模式的升级版,共有四段动力模式可选。此外,新车有YRC综合式选择设定Yamaha Ride Control system。
其他包括4.2寸的TFT全彩色显示屏、锻造镁合金轮毂、容量少了一升的铝合金油箱、以往都是顶级欧洲限量超跑才有的配备,但现在都是全新R1的标配。
TFT显示屏可显示加速力和制动压力,也可选择两种显示模式,包括街道模式和赛道模式等。
总体来说,R1M与R1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但:
1)YZF-R1M是只供车队或VIP预订的限量特别版。后轮是200mm。动力输出不变,但重量比标准版R1重了1公斤。
2)虽然是加入了轻量化碳纤维的跑车,但见后减震相对R1较重。因为是Ohlins ERS电子调较减震,可以调较回弹和受压的油压阻力。
3)结合GPS定位功能的行车数据收集仪的CCU通讯模组,纪录比赛数据,可将数据传送至智能电话,从而让车主进行分析。
4)标准版R1车主也可以付费购买上述的CCU模组。
附:
2015 YZF-R1 / R1M 规格表
发动机: 四冲水冷并列四缸DOHC 16阀门
排气量: 998cc
缸径冲程: 79 x 50.9mm
供油系统: 电子燃油喷注
压缩比: 13.0:1
最大马力: 200hp/13,500rpm
最大扭力: 11.5kg-m/11,500rpm
传动方式: 六前速湿式多片逆滑式离合器链传动
点火方式: Digital TCI
前制动: 2 x 刹车盘配径向式对向卡钳
后制动: 刹车盘配单活塞卡钳
前减震: 43mm倒立套管前叉全功能调较—Ohlins ERS电子调较减震
后减震: 单筒式避震高低速独立全功能调较—Ohlins ERS电子调较减震
前胎: 120/70-ZR17
后胎: 190-55-ZR17(R1) / 200/55-17(R1M)
装备重量: 199kg / 200kg
油箱容量: 17公升
长宽高: 2055 x 690 x 1150mm
前倾角: -- °
拖曳距: -- mm
座高: 855mm / 860mm
离地距: --
轴距: 1405mm
3. 2016-YZF-R1(六十周年纪念版):
以明黄色为底,搭配车身上黑白方格的Speed Block 速度链块设计,再配上雅马哈YZF-R1, 即为纪念YAMAHA 发动机公司成立60周年,所推出的YZF-R1(60周年纪念版)。
选择该车花的原因为1980 YAMAHA YZR500的GP500 2冲战车,车手为Kenny Roberts,他为YAMAHA取得了1978-1980连续三届的GP500冠军,因此这个著名的黄黑格子花成为他的标记,也成为YAMAHA 赛车史上值得纪念的传奇符号。
60周年纪念版R1与普通版的相比最大的区别即为车体喷花,油箱上面的60周年身份徽章,护板上的60周年英文字样,
明黄色的后减震,
,金色轮毂,
60周年标配的“蝎子”排气等。
性能参数上,可参考上面给出的标准版YZF-R1参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