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志·氏族略》所总结,胡姓来源可以归纳为:以諡为姓、以国为姓、改姓为胡。
胡公满本姓妫,名满,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諡号。胡公满之後裔有以諡号为姓为胡姓。妫姓有五个分支,号称「妫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国。一个为归姓胡国,另一个为姬姓胡国。两个胡国後裔有以国号为姓。
由他姓改从胡姓,是胡姓的又一来源。如秦朝时,有胡毋姓(或作胡母),如太史令胡毋敬,汉时有胡毋生和胡毋班。晋代以後,胡毋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毋复姓所传日渐减少。唐朝末年有李姓皇室後裔被胡三公拯救於危机之中,其後改为胡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纥骨氏」孝文汉化迁都洛城後,定居中原,改为「胡氏」。
许多少数民族汉化而改为姓胡。高车、鲜卑、契丹、奚族、朝鲜族、满族、白族、苗族、瑶族、普米、彝族、回族、赫哲、达斡尔、傈僳、锡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大量胡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