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驴的耳朵比骡子的长。
骡子的身高比驴要高。
骡子没有生育能力。
骡子的毛比驴的长。
骡子
介绍:骡子(学名:Equus ferus x asinus)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都是这样杂交的。公马和母驴基因结合的几率很小:有的马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的交配并使驴怀孕。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是使母骡怀孕。严格地说,公驴和母马所产后代称为马骡;公马和母驴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只有极弱的生育能力,它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可以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驴骡个小,一般不如马骡好,只有很少的有生育记录。多数生育能力极弱。
主要特征:
外形特点
1.厚实的头,长的耳朵,稀薄的肢体,小而狭窄的蹄,短小鬃毛缺席,栗子(有角的成长)在里面,跗关节和尾巴无毛在根,骡子看似驴。在高度和身体,脖子形状、咆哮外套均 一和牙,看起来像马。 不听起来完全像驴或马。 反而,骡子做于驴的是相似的声音,而且有马的嘶的特征。
2.驴骡的特点当然是结合了较多驴的优点和一部分马的优点,它不仅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还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气当然也不错,性情温顺而倔强。
3.是马生的叫马骡,长的像马,它的特点是:食量较大,力量很大,耐力还很强。性情急躁了点却很聪明,还很能善解人意,不过只可惜仅仅能使用20年左右。
驴
介绍: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生活习性:
1.奇蹄目马科马属驴亚属 (Asinus)3种兽类的通称。非洲仅有非洲野驴1种,人们认为它是家驴的祖先,其毛色与家驴相像,呈青灰并沾棕色,鸣声与家驴一样,耳壳较长。
2.亚洲野驴有2种:藏野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亚野驴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贝加尔湖附近、伊朗、阿富汗,在叙利亚与阿拉伯半岛北部,据信已经灭绝。亚洲野驴不是典型的驴,耳壳比非洲野驴短,蹄较大,鸣声似马。通常体长200~220厘米,肩高约130厘米;夏毛鲜棕栗、红棕色,冬毛淡灰色。
3.非洲野驴生活在干燥地区。亚洲野驴既耐干旱,又耐严寒,一般栖息于沙漠、草原荒漠和草原上。藏野驴通常见于海拔3000~5100米的开阔高原或山间丘陵盆地。性机警,极敏捷,喜结群,夏季可结成200多头的大群。秋季交配,翌年夏季产仔,每胎1仔。非洲野驴是一种趋于灭绝的动物。亚洲的藏野驴尚有一定数量,在中国,被列为重点保护动物。野驴与家马杂交,可得到生命力强、鸣声似驴,但无生殖力的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