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断陷主要发育两套储集层,即浅部的碎屑岩储层和深部的火成岩储层。浅部的碎屑岩储层随着埋深的增加,压实作用增强,孔隙度和渗透率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变小。由于火成岩储层具有不同于常规储层的储集空间特性,其孔隙演化还表现出另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火山岩储层并不严格受埋深限制,在深断陷内仍会有物性较好的储层,这主要是火山岩的次生孔缝,构造裂缝较容易发育,其往往不受埋深限制。长岭断陷孔隙与深度的关系,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图4-21),由图可知,长岭断陷火成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深度的增加具有两个高峰值,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第一个高峰分布在2800~3000m,而第二个高峰分布在3800m处。第一个高峰与砂、砾岩 孔隙度的变换趋势相近,而第二个高峰远大于砂砾岩的孔隙度,基本上处于砂砾岩孔隙度消减到5%以下的地带,为火山岩储层物性的表现。
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埋深较浅的泉头组、登娄库组,随着埋深增加,由于压实等成岩作用的影响使得深部地层如营城组、火石岭组岩石孔隙度降低,碎屑岩储层条件比较差。但火成岩强度大、硬度高、脆性大,受构造运动影响可形成渗透性好的裂缝,对天然气储集十分有利。同时,火成岩在喷发冷凝过程中气孔发育,在暴露风化期受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缝洞,对进一步增加储集空间、改善储集性更为有利。根据目前收集的资料,长岭断陷深层火石岭组、营城组均发育火成岩。中石化探区YS1井在火成岩储层中获高产天然气流表明,深层火成岩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其储集性能比受深部成岩作用影响的致密碎屑岩储层物性好,因而,火成岩储层是深部油气勘探的主力储层。
图4-21 长岭断陷不同类型储层孔渗与深度关系图
研究区不同构造不同类型储层物性随深度的变化均具有上述特征。
从图4-22可以看出,腰英台构造带泉头组、青山口组和登娄库组岩石 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而营城组岩石 孔渗较低。主要原因是深度对砂岩的影响较大而对火成岩影响甚微。青山口组岩性以砂岩为主,在埋深不大时,青山口组岩石孔渗条件较好;而泉头组发育砂岩和火成岩,其 孔渗条件较好;营城组火成岩比较发育,由于气孔、裂缝比较发育,故营城组可作为储集层。
由图4-23可知,与腰英台构造带类似,达尔罕构造带同样是泉头组和青山口组岩石孔渗条件好一些,登娄库组和营城组稍差些,主要是由于岩性的差异所致。
双龙构造带泉头组、营城组、火石岭组和登娄库组岩石 孔隙度好一些(多数大于5%,但大于10%的不多),特别是泉头组和营城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岩性的差别,导致不同层位岩石的孔隙度分布有所差异。渗透率的变化更加明显一些。泉头组岩石渗透率最大,由于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火成岩比较发育,渗透率较小(图4-24)。
前进构造带泉头组和登娄库组岩石孔隙度较好(多数大于10%),次为营城组,沙河子和火石岭组最差(图4-25)。泉头组的渗透率较大(多数大于10×10-3μm2),储集条件优良。其他各组的渗透率都比较差。
图4-22 腰英台构造储层物性与深度关系图
a—孔度隙;b渗—率透
图4-23 达尔罕构造储层物性与深度关系图
a—孔隙度;b—渗透率
图4-24 双龙构造储层物性与深度关系图
a—孔隙度.b—透渗率
图4-25 前进构造储层物性与深度关系图
a—孔度隙;b—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