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2025-02-25 20:17: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原始社会:人类平均寿命
15岁,因为人类力量小,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疾病,野兽袭击.
公元前人类平均寿命仅20岁,到古代也只有25岁,直到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0岁.
1700:人类平均寿命35岁
1800:人类平均寿命37岁
可见1700-1800中人类的寿命没有什么增长.原因是虽然可以躲避野兽等灾害,但是因为科技水平的低下,生活艰苦,对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等.
20世纪初人类寿命出现飞跃,从40岁提高到61岁。1985年,全世界平均寿命达到62岁。世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今后大致以每5年延长一岁左右的速度增长。1995-2000年为63.9岁,2000-2005年为65.5岁,2005-2010年为66.8岁,2010-2015年为68.1岁,2015-2020年为69.3岁,2020-2025年将超过70岁。本世纪末中国将是亚洲的十大长寿国之一,平均寿命将达到72.6岁。
专家预测2300年人类平均寿命95岁
还可以增加:地域性问题,比如日本人比较长寿是因为科技经济水平和饮食习惯.
南非人平均寿命短是因为艾滋等疾病.
还有长寿的秘诀:
医生根据对长寿老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长寿的秘诀有以下七点:
(1)
心胸开阔,遇事不烦,心情舒畅,开朗乐观。
(2)
进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吃十分饱。
(3)
禁忌烟酒。
(4)
不贪睡,不亏眠,按时起居。平均睡眠时间7-9小时。
(5)
坚持身体锻炼,强身健体。
(6)
驱除寂寞,避免孤独。如养花、养鱼、交际朋友等。
(7)
节制性欲。
科技发展影响人类的寿命.有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寿命可达300-500岁.但是在500年内人类平均寿命不会超过100岁.

回答2: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69.98岁。全球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是非洲地区的塞拉利昂,1997年的平均寿命仅为36.62岁,比全球最长寿的日本人整整少40岁!~~~ ”

回答3:

人的平均寿命在60-65岁

回答4:

中国人平均寿命多大?

回答5: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为了年轻人,与年轻人一起行动起来。
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发展中令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目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解决人口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而让年轻人了解世界人口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则是唤起年轻人积极参与该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世界人口增长
在1000年前,中国的人口只有1600万,西欧加上南欧的人口也才约2700万,据估计全球人口约6000万。那时,欧洲的人均寿命仅30-42岁。1804年世界人口首次达到10亿。到1900年,世界人口达16.5亿。进入20世纪,人类也进入有史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1927年,世界人口增长到20亿,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123年。此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47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再次翻番。目前,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从123年缩短到了12年。
现在,世界人口仍然在继续增长,每年新增人口7800万,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据预测,2013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2028年将达到80亿,2054年将达到90亿。世界人口出生率
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的出生率变化不大,各地区间的人口出生率差别也不大,每个妇女一生生育子女平均5-6人,人口出生率在40‰以上。欧洲国家的工业化开始,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西欧及北欧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以后进而扩展到北美、东南欧地区的国家。进入20世纪,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发展中国家则继续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到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出生率一度有较明显的回升,出现了“婴儿出生高潮期”,但进入6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直线下降,相当国家的出生率都下降到人口更替水平下,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仍保持着原有的出生水平,直到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才出现变化,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以及泰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地下降,其中部分国家的出生率已低于替更水平,而西亚、非洲等相当部分国家仍保持原来的人口出生率。
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
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都很短,到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开始有了显著的提高。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平均寿命超过了40岁。到20世纪末,发达地区人口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已分别达到76.8和82.9岁。
发展中国家过去在殖民统治和封建统治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口平均寿命提高十分缓慢。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殖民统治和旧封建制度的崩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有了迅速的提高。在20世纪末期,世界人口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63.3岁和67.6岁,欠发达国家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61.8岁和65.0岁,最不发达国家人口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也上升49.6岁和51.5岁。
世界人口的性别比
从全球来讲,男女两性的比例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据联合国估计,1995年当世界人口达到56.55亿时,妇女28.12亿,占世界人口的49.63%%,性别比为101.5。在发达地区,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妇女占人口的51.39%%,性别比为94.5;在发展中地区,男性多于女性,妇女占人口的49.18%%,性别比为103.3。
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
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在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都没有多大变化,直到近代,特别是18世纪欧洲国家的平均寿命延长后,才开始有了较明显的改变。据西方人口学家估计,从原始社会直到资本主义初期,人类的年龄结构平均大致是14岁及以下人口在36.2%%
37.8%%之间变动,15
64岁的人口在60.9%%
58.8%%之间变动,65岁以上人口仅占2.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