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下设官吏有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等,并可直接调配城中所有捕快,直接负责京城的治安,在一定程度上责任比皇宫的禁军统领轻不了多少。所以开封府尹的人选往往是由“储君”来担任,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钦宗赵桓都曾经任职国开封府尹。而除了由亲王担任外,北宋历史上的名臣也有许多出自此职位。如寇准、欧阳修、包拯、范仲淹、宗泽等。
但是不是所有的开封府尹在任期间都是造福一方的, 宋太宗赵光义在职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强抢民女的事情,北宋末年王铚的《默记》中记载,有一山东青州人士携女前来伸冤,不料赵光义不但没有为民做主,反而看上人家的女儿,强买不成直接掠夺入府。后来这件事被赵匡胤知道了之后非常生气,但是为了袒护自己的弟弟,只得将抢夺民女之人当作罪犯通缉。
历史上的包拯做到开封府尹,是在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正因为他的刚真不阿,不畏权贵的性格,一到任之后,便发现了很多问题。按开封府的旧制,凡往诉讼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由守门的府吏转呈,而是否审理与何时审理也都由府吏通知。因此府吏就往往借机向诉讼者敲诈勒索,没有钱的人连府尹都见不到何况是伸冤。包拯一改这一弊规,将开封府衙正门全天敞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诉讼者可接上堂面见府尹,自陈冤屈。
另一方面虽然开封城内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很多,但是包拯只交友,不依附谄媚于任何人,对于案件审理从不偏袒。如果想要通过贿赂的方式或者攀关系的方式找他办事,一律会遭到他的拒绝。并且包拯能言善变,熟识法律,即使是皇帝出面求情,也会被驳得哑口无言。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面杀国舅、铡美案、斩包勉等一系列故事的出现。在包府尹的治理之下,开封城的社会环境达到了空前的稳定,百姓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开封府尹在官职上来讲确实级别很高,但是级别在高也大不过皇权,包拯作为开封府尹能够不畏权贵,斩皇亲杀奸臣,并不是依靠的官职权力的大小,而是自身正直作风。正所谓身正不怕影斜,所有的事情都是光明磊落,一心只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官员才会拥有百姓赋予他的权力,这样的权力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