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呢?

2025-04-30 06:12: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真实情况是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下我军一开始也被打蒙了,电话线被炸断,部队指挥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前面的情况。比如597.9高地的11号阵地,一个班直接全冲到了表面阵地,结果一轮轰炸全牺牲了。2号阵地看见11号阵地丢失,试图反击夺回,结果冲到一半又被一轮轰炸炸没了。可以说战役的一开始我军确实损失惨重,2号阵地、7号阵地和11号阵地直接失守。

但我军灵活的战术头脑立刻得到体现。之后的阵地就学聪明了,只在阵地上留3个观察哨,其他人全在坑道里待命,前面的阵亡了一个,后面就补上去一个。我们的反斜面阵地在山背面 ,坑道在山底下 。美军的直射火炮无法命中,而曲射火力或航空打击稍微偏差也无法造成有效杀伤。

 (不过也算天佑志愿军,当时钻地弹性能不够完善,温压弹还未发明)。加上我军日益完备的坑道防御体系,确实极为坚固。美军从51年开始40到60发炮弹就能杀伤我方一人,到52年2月已经平均需要263发炮弹杀伤我方一人,而到了52年4月平均646才能杀伤我方一人。

而只要我军保住阵地不失,联合国军就只能继续用步兵冲山头,而上甘岭战场狭窄,无法同时投入太多兵力,只要我军火力配置到位,一个班就可以封锁数百米的防线。联合国军空有纸面兵力,但进攻时实在无法展开,双方都只能以连排为单位进行添油战术,而这种刺刀见红的战斗恰恰是我军最擅长的。

这种阵地攻防战,不管防御一方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坚固的工事。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火力对进攻方予以杀伤,失守就是时间的问题。而这个时期,已经得到大量苏联援助的我军炮火支援虽然不及美军但也相当可观了。美国幸存大兵战后哀嚎:中国炮兵每秒钟就会落下一枚炮弹,简直太恐怖了。(当然美军的火力是每秒钟6枚炮弹)。

据志愿军第十五军45师迫击炮手唐章洪回忆,仅战役第一天白天,他一人就发射了上千发迫击炮炮弹,给冲击阵地的美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军7成的伤亡是被我军炮兵造成的,整个战役我军日均弹药量也是极其恐怖的,一天打出了3万多手榴弹,260根爆破筒,30多万发子弹,2.1万发炮弹。可见志愿军的炮兵还是给力的,确实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