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中的“比活性”是活性(IU)与质量(mg)的比值,是用来判定生长激素计量规格的属性因素之一。比活性越高代表着生物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就越好。
2015年药典明确规定,生长激素比活必须用去垂体大鼠体重法和去垂体大鼠胫骨法进行测定。所以,比活是通过动物实验测出来的,并不是按说明书计算出来的。
综合上诉观点,相信大部分家长已经明白了什么是生长激素比活性,同时也用该知道了生长激素比活性数值是靠测试得到的而不是靠说明书计算得到的。所以家长们在挑选生长激素的时候不要盲目选择比活性搞得,一定要弄清楚其中原理。实在不明白可以去医院询问专业医生。金赛水剂数批次平均比活性达到了3.87,粉剂数批次平均比活性达到了3.25,20年前赛增粉剂比活性就已达到3.0,并一直被中检所选为生长激素粉剂国家质量标准品。
生长激素的治疗费用,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可以说生长激素的治疗,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展开点来说,孩子在治疗时的体重,导致矮小的原因,治疗时孩子的年龄和骨龄情况,孩子是否性发育,治疗的时长,生长激素不同品牌不同剂型的选择,都会影响孩子的治疗方案,相应的治疗费用也会随之变化。
在生长激素治疗费用这个话题上,不得不提的一个重点是生长激素剂型的选择。简单来说,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三种剂型是粉剂、短效水剂和长效水剂,价格上粉剂<短效水剂<长效水剂。
这三种剂型的生长激素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优势。
国内最早上市的是生长激素粉剂,从98年到现在,临床应用了20多年,超过30万人的治疗应用证明它有很不错的疗效和安全性,近5年来,粉剂大幅度下降,成为中国矮小儿童都能用得起的生长激素剂型。
而水剂与粉剂相比,结构更天然,品质相对更高一些。部分生长激素水剂可以配套隐针电子笔来注射,这对于减少孩子内心的注射恐惧、减少疼痛感有挺大的帮助。
长效水剂则是生长激素研发技术上的一个突破,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给了广大家长和孩子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