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54年的汉武帝,却花44年去打匈奴,为何揪着匈奴不放呢?

2025-04-29 04:09: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前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汉武帝刘彻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用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汉武帝在位的54年,居然花了44年去攻打匈奴,连年的战争,劳民伤财,可是刘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第一,匈奴的崛起对大汉边境危害极大

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他自己的死敌,诸如:秦汉与匈奴,晋朝与鲜卑,隋唐与突厥,两宋与辽金,明朝与满清,满清与列强,随着秦末汉初,连年的战争,使得匈奴得以趁机崛起,东征东胡,西破月氏,挥师北上征服漠北诸民族,等大汉朝建立之初,匈奴已经成了超级草原帝国。由于游牧民族资源有限,因此,便经常肆意骚扰我大汉边境,由于匈奴大多数是以骑兵为主,经常席卷一个地方之后,洗劫一空,牛马,人口一并抢掠,等到大汉军赶来,匈奴骑兵早就撤回草原,因此匈奴的存在对大汉边境危害极大。

第二,匈奴与大汉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打完和亲和亲再打反反复复

1.匈奴与大汉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汉朝建国之初,汉高祖刘邦大军一度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山,还是刘邦手下谋士陈平贿赂冒顿单于的宠妃才解围脱困,西汉早期一直对阵匈奴人都为守势,只能通过和亲政策进行笼络,以保持汉朝北方边关的安宁。之后,经过汉朝几代皇帝的努力百姓得以修生养息,因此大汉国力日盛,自汉武帝登基上台后,立即改变了这种以女人与钱粮换取和平的软弱外交政策,进而使用强力手段。最后,大汉政策的改变,而匈奴由于游牧民族资源匮乏,既然你大汉不再上贡,那么,匈奴又只能再回到原始办法,抢掠,打一枪换一地的战略,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整整44年的战争,汉武帝:“不再妥协,有足够资本打赢”

1.促成汉武帝刘彻下定决心与匈奴对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经过前任几代皇帝的努力,虽然采用了和亲进贡的方法,但是毕竟百姓结束了秦汉末年战争之苦,得以安居乐意修生养息,此时的大汉日益强盛,兵强马壮,自身强了也就不会再对匈奴示弱。

其二:匈奴越来越过分,胃口越来越大,由于之前和亲进贡,匈奴尝到了甜头,因此匈奴对大汉索要的越来越多,女人,牛马,生活器具等等,稍微不满意或者没有达到预期,就派出起兵在边境肆扰抢掠百姓。

其三: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与西域强大的乌孙国国王猎骄靡和亲联姻,有了乌孙国在背后的相助,大汉王朝即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有乌孙国在匈奴背后钳制,大汉可以正面攻击匈奴,无疑,这次的和亲大汉是成功的。

第四,为什么这场战役会打的如此之久,需要整整44年?

虽然汉武帝刘彻决定向匈奴用兵,然则匈奴并不是那么的好打,毕竟,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且军队是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极强,大汉每次纠集重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最后还不了了之。

汉武帝发动长达44年对匈奴的战争无疑是失败的,连年的战争,使得国库空虚,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武帝决定停止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修生养息,让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

回答2:

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了44年去打匈奴,为何刘彻揪着匈奴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