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因为影响身高的因素里没有一条是和跷二郎腿有关的 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 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 、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 (3) 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 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4) 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5)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专家建议,下面一些运动特别有助于孩子长高。A.摸高练习;B.爬杆或爬绳梯锻炼;C.上体前引;D.交叉伸展;E.跳绳、跳皮筋、踢毽子;F.单杆悬垂;G.游泳。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不宜作为18岁以前少年的经常训练项目,即使过了青春发育期,也不适于进行这类运动,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 (6)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很多人坐在椅子上时,会习惯性地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或大腿上。人们习惯地把如此跷起来的腿叫做二郎腿,觉得这样做比较舒服,还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潇洒的姿势。不过专家提醒人们,跷二郎腿对人体有害,长期跷二郎腿会引起多种疾病:一、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血栓:当人们跷二郎腿时,因为膝盖以下受到压迫,这会影响到该侧大腿的血液循环。若人们长时间地保持这个姿势,就很容易使该侧腿部出现静脉曲张和血栓。这种现象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可引起多种男科疾病: I当男性跷二郎腿时,其双腿通常;会夹得很紧,这会使得其大腿内侧及生殖器周围的温度升高,这不但会损伤男性的精子,还易引起慢性前列腺炎和勃起功能障碍等多种男科疾病。因此,专家建议男性要尽量避免跷二郎腿,而且只要觉得大腿内侧温度升高时,就应到通风处去走一走,以便尽快散热。 三、可导致脊椎变形:正常人体的脊椎从侧面看应呈‘‘S”形,而当人们跷二郎腿时,其脊椎会变成“C”形。若人们长期如此,其脊椎就会变形,形成驼背。另外,人们在跷二郎腿时还很容易压迫到脊椎神经,:引起后背疼痛。 四、可引起骨盆和髋关节部位的骨骼病变:当人们跷二:郎腿时,其骨盆和髋关节都会.处于受压迫的状态。若人们长期如此,就会使这两个部位的骨骼出现病变。另外,人们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千万不要跷二郎腿,因为若在跷二郎腿时遇到急刹车,交叉的两腿会来不及放下,这.样容易导致腿部关节的脱臼和 I下肢肌肉的扭伤。 综上所述,专家建议长期坐着的人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尽量不要跷二郎腿。若一时无法改掉跷二郎腿的习惯,也应隔几分钟就换一换双腿的位置,并定时起身活动,这样才能减少因跷二郎腿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424603.html
翘二郎腿,用中医和西医的观点来看,都只有「不好」两个字足以形容。 1.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 首先,「被压的脚」长期承受另一只脚的压力,久而久之,不正常的外力导致膝盖上 腔退化磨损,膝盖的毛病就会出现,很多人「未老先衰」,年纪不大就出现退化性关 节炎,追问之下原来都有翘脚习惯。 2.出现神经压迫症候群可能要复健矫正 由於大腿前侧的股神经掌管感觉,如果常常被压迫,容易知觉麻痹,整条腿丧失感 觉,这也就是医学上称的「神经压迫症候群」,临床上接获到这种病例,病人还要接 受复健治疗。 3.双腿比较容易有静脉曲张困扰 另外,「被压的脚遭殃,翘起来的那条腿问题也很大」,翘起来的那条腿,后侧神经 血管长时间叠在另一只脚上,在两腿「密不透气」的贴合情况下,血流不通畅,会加 重小腿静脉曲张的发生机率,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下肢水肿,使得小小的伤口不易愈 合,增加腿部溃疡的机会。 4.小心演变成「O型腿」 而且,两腿交叠,翘起的脚向内缩,也会导致该条腿的韧带肥厚发炎,产生肿痛的问 题,甚至还可能变成「O型腿」,腿形变得丑丑的。 5.龙骨也容易出现异常 不单单是腿部肿痛、静脉曲张的毛病,翘二郎腿还会导致腰椎和脊椎异常,包括「脊 椎侧变」、「椎间盘破损突出」等,这类慢性化的症状治疗起来更是棘手。 翘脚真的是很不好的习惯,两侧髋关节(臀部和大腿间的关节)位置一高一低,连带 使得骨盆位置偏离,腰椎和脊椎的角度也会改变。 长时间翘脚的结果,骨盆、腰椎和脊椎偏位,不但会引发腰痛、下背痛,还会变成 「长短脚」,两侧膝盖受力不同,较常磨损的一侧膝关节就会提早退化,退化性关节 炎应运而生,可说是「连锁反应」,从上到下都是。会
应该不会 我天天跷二郎腿 还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