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棚线虫严重,土壤板结。用什么产品好?

我的大棚线虫严重,土壤板结。用什么产品好?
2025-04-07 12:59: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线虫防治:
  线虫病的病原是一种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根结线虫属的动物,但老百姓一般称为“线虫病”,是因为线虫造成的症状与植物病害的症状相同(地上部植株矮小瘦弱、生长速度慢、开花结果晚或果实小等症状)。

  能够造成危害的线虫种类有3000多种,主要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线虫、爪哇线虫等。随着近几年来大批量的调运蔬菜,逐渐将线虫的危害区域扩大,导致了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的这种情况(“年年种大棚,棚棚有线虫”)。北方大棚的温、湿度环境与南方的环境基本相同,使线虫能够迅速地适应北方的环境,并扩大危害范围。

  线虫主要是以成虫、卵在病株残体上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无寄主的条件下也能够存活3年。在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卵可在几个小时内形成一龄幼虫。二龄幼虫非常活跃,从寄主植物根尖幼嫩处侵入,口针分泌的唾液诱导被害细胞过度增大,形成根瘤。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于虫体后部的角质卵囊内,数量可达100—300粒。下一生长季节来临后,卵囊中的卵可孵化发育,二龄后离开土壤进入土壤再次侵染危害。

成  虫适宜的温度条件是25℃—30℃,温度高于55℃或低于5℃时,成虫活动减弱。在27℃的条件下,线虫完成一代需要25—30天,一年可发生5—8代。春季温度低时,“线虫病”发病晚、轻、慢,定植一个月后,才见零星病株出现;秋茬栽培,气温高时,发病早、重、快,定植后11天即可发病。

  线虫主要分布在5—30厘米土壤中,但有人甚至在50厘米的土壤中发现了线虫,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线虫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为4—5.5,由于蔬菜存在的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大量使用硫酸根的化学肥料和大量使用鸡粪),造成土壤盐渍化、酸化程度严重,降低了作物植株根系的抗逆能力,为线虫创造了适宜生存的酸碱度环境。线虫适宜生存繁殖的环境温度为25℃—30℃,与蔬菜的生长适温相同,在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进行危害。

防治新观点:

  1、治很重要,防才是根本。

  2、根结线虫不能根除。

  许多菜农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想了解用什么样的药才能治住这样的病或虫,重点还是放在怎样去治。这种防治观点是大多数菜农都存在的,却不去想想怎样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发生之前应该去做一些什么样的农事操作,切断病虫的传播途径,有意识地恶化病虫的生存繁殖条件,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在线虫防治过程中,更应该重视“防范”的重要作用,重视每一个细小的农事操作环节(借苗、串棚、旋耕机耕作)。

  线虫不能彻底消灭,应该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做到早期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综合利用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特别是注意综合利用农业、物理措施,降低投入成本,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增强防治效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药剂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使用,例如健之宝(抑线型),线虫必克、克线丹等药剂,避免选用高剧毒农药,尽快实现蔬菜种植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

特别提示:

  1、线虫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但在蔬菜种植老区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不合理的农业操作措施(串棚、借苗、随意丢弃病株残体、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环境恶化等),扩大了线虫的传播范围,加重了危害程度。

  2、避免选用高剧毒杀线剂。高剧毒杀线剂一般是高毒和高残留的农药,能够造成蔬菜的残留污染,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不符合蔬菜无公害化生产的要求,在高剧毒杀线剂的使用过程中,造成较大的损失。并且由于线虫生存的特殊环境条件,高剧毒杀线剂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使用高毒、剧毒杀线剂得不偿失。

二、土壤板结改良:
土壤易板结说明缺乏有机质。
   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质的降低,致使土壤板结。
   向土壤中过量施入氮肥后,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建议向土壤中施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的分泌物能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将磷素释放出来,同时,也将钾及微量元素阳离子释放出来,以键桥形式恢复团粒结构,消除土壤板结。
预防措施:
   一是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如猪牛栏肥,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透气、调温的性能,而且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肥性能和对酸碱的缓冲能力,防止土壤板结。
   二是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是原始的有机肥源,秸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分解、软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三是适度深耕。当深松深度大于30厘米时,可打破犁底层,加厚土层厚度,改善耕层构造,从而防止土壤板结。四是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土壤化验结果配方施肥,通过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做到缺素补素,这样化肥施入土壤是不会使土壤板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