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释疑

2025-04-30 09:33: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以钯为“媒”撮合碳原子
碳原子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愿相互结合。怎么让这些懒洋洋的碳原子活跃起来,好将它们凑作一堆?
一百多年前人们已经想到办法,法国科学家格林尼亚发明了一种试剂,利用镁原子强行塞给碳原子两个电子,使碳原子变得活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使格林尼亚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时候有很大局限。人们不能控制活跃的碳原子的行为,反应会产生一些无用的副产物。在制造大分子的过程中,副产物生成得非常多,反应效率低下。用钯作为催化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钯原子就像“媒人”一样,把不同的碳原子吸引到自己身边,使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容易结合——也就是“偶联”,而钯原子本身不参与结合。这样的反应不需要把碳原子激活到很活跃的程度,副产物比较少,更加精确而高效。
碳氢键活化
这是有机化学里的一个概念。  是最近几年兴起地一个有机化学中重要的领域。
按反应机理上来讲,一般为氧化还原型的和复分解型的,而从催化剂来看,可以分为金属催化的和非金属催化的。
由于有机化学可认为是定向地断裂和生成C-X键的过程,因此在反应中通常需要定位基团,可以高效地构筑C-X键,但在在些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定位基团的引入使得反应原子经济性不高,而如果不引入定位基团,而是直接选择性地断裂C-H键,进一步地发生其它反应,这样就能高效地构筑化合物,提高反应效率和原子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