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土地征用制度是怎样的

2025-05-01 14:44: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使用集体土地,在使用完毕后再将土地归还为集体的一种行为,类似于临时使用土地。
土地征用制度包括:
《物权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只有在发生战争或者重大自然灾害等严重威胁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而由国家宣布处于紧急状态的情形,才能依法征用单位、个人的动产和不动产。在紧急状态结束或者使用完毕之后,如果被征用的财产还存在,应当返还原物,如果原物已经毁损,则应当照价赔偿。
征用的实质,是国家强制性使用集体土地,使用完毕再返还原集体,并不改变所有权性质。
我国已经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征用制度,依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应依法明确征用的具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