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怎么写,财务报表的写法

2025-04-24 17:36: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财务报表是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财务报表注释,其他财务报告和会计界争论的第四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雏形产生于古意大利,随着商业的发展,商贾们对商业融资的需求日益加强。高利贷放贷者出于对贷款本金安全性的考虑,开始关注商贾们的自有资产状况,资产负债表于是孕育而生;
  
  2、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随着近代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社会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静态的、局限于时点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已无法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人们日益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生存能力,即企业的盈利能力,于是,期间报表——损益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另一种观点认为,损益表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近代税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3、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的前身是资金表,最早出现于1862年的英国。1908年,威廉·莫斯·考尔在他撰写的会计教科书中,正式称该表为“来龙去脉表”,若干年后,称该表为“资金表”。
  
  
自20世纪70年代后,资金表成为西方国家企业对外必编的财务报表之一。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的资金由财政部和银行管理,企业只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1985年财政部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及1992年1月1日起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合资企业和股份制试点企业必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
  
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必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
  
1998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
  
  4、会计界关于第四财务报表的争论
  
  
第四财务报表争论的起因
  
  
巴林银行的倒闭
  
对冲基金的异军突起
  
东南亚金融危机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清盘
  
  
过度运用衍生工具将使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凸现,衍生工具巨大的杠杆效应极易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四财务报表要求企业披露主要是三表之外的事项,包括:
  披露企业面临的或有事项(担保、诉讼等)
  企业所从事业务的详细介绍,并附上详尽的风险分析(例子:安然公司的破产)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否已提取充足的资本准备)
资产负债表的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资产类项目: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净额
  应收票据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帐款
  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净额
  预付帐款
  应收关联企业款
  应收补贴款
  其它应收款
  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变现损失
  存货净额
  待摊费用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一年内到期长期债券投资
  其它流动资产
  内部往来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合并差价
  长期债权投资
  长期投资合计
   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投资净额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资产
  开办费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资产
  其他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
  递延税款借项
  资产总计
资产负债表右边的项目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项目包括: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预收帐款
  代销商品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付股利
  未交税金
  其他未交款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待扣税金
  应付关联企业款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住房周转金
  其他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合计
  递延税款贷项
  递延收益
  负债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