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为棕榈科常绿灌木。丛生性强,茎秆上无分枝,下部由褐色网状纤维叶鞘所包被。掌状裂叶着生在茎秆的上端,茎秆随着新叶的萌生而加长生长,下面的老叶逐渐枯黄。每叶具裂片7~25枚,叶缘有细齿;叶柄细长。雌雄异株,肉穗花序腋生,小花黄色;小浆果白色,状似豌豆。花期4~5月,10月果实成熟(图100)。
2.习性原产于我国南部山区,多野生于高大的林木下面,耐阴性强,怕直射阳光,在干燥的空气中叶片常会焦边。要求肥沃湿润的酸性腐殖土,不耐盐碱和干旱。除华南和西南的南部可地栽外,其它地区只能盆栽,越冬窒温不得低于10℃。
3.繁殖方法可播种也可分株。盆栽时因雌雄异株很难结实,故多利用其分蘖力强的特点进行分株。高大的株丛分栽后因茎秆高,不便观赏,因此应结合翻盆换土切取株丛四周滋生出来的根蘖苗上盆另栽。
4.栽培和养护用酸性腐殖土栽入口面较大的花盆中,以便于扩大冠幅;2~3年翻盆换土一次。室内陈设时应放在明亮的地方,室外陈设必须遮荫,经常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每隔20天追施一次液肥,盆土应保持湿润。10月中旬移入室内,如果室温高可正常生长,来年春季出室要晚,遇到干风叶片会支离破碎并干尖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