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栀子有什么效果?

2025-03-31 19:59: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炒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炒栀子的功效:炒栀子它具有清热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并且它还可以清热利湿,消除烦躁。
  二、炒栀子的作用:1、它有助于血液中胆汁的分泌,有利胆去黄的效果;2、他还可以促进胰腺分泌,并且增加胰胆流量;3、它还具有抑制细菌再生、清热解毒;4、还具有降血压、镇静以及凝血等作用。
 

回答2:

炒栀子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是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栀子苦能降泄,寒能清热,轻浮上达,既入气分,又行血分,既长于泻心肺之实热而除胸膈烦热,又能泻三焦实火,清肝胆之湿热而利小便。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加淡豆豉,能双解表里之热,配连翘,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生地丹皮,能凉血止血,配黄柏茵陈,能清热利湿。

回答3:

1、药用功效
炒栀子味苦而性寒,泻火除烦和凉血解毒是这种中药材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多用于人类黄疸以及热病心烦,还有血热和目赤肿痛等常见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出色。
2、清热除烦
清热除烦是中药炒栀子的重要作用,它味苦能性寒,能解热毒也能泻心火,平时人们出现热病发热以及心烦不宁等不良症状时,可以直接用炒栀子进行治疗,最好能把它与豆豉搭配在一起煎制服用,这样会让它清热除烦的作用更加出色。

3、祛湿退黄
祛湿退黄也是中药栀子的重要作用,它能清利下焦之湿热,对人体内部湿毒过重或者湿热黄疸以及小便短赤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需要时可以把中药炒栀子与茵陈和大黄等退黄利湿的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能让黄疸症很快减轻。
4、消肿止痛
炒栀子能消肿止痛也能活血化瘀,平时可以把炒栀子研碎制成粉末状,再加适量的温水调成糊状,最后加入少量的酒精,在受伤以后取适量直接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并用纱布固定好,每隔三到五天换药一次,多数伤者在换药两次以后肿痛的症状能明显减轻。

回答4:

sm.renderSymbol('')sm.ls2dom("ls[cI3]","1","symbol","c_5df6f4968c299")炒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本品苦寒清降,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扰动心神则心烦郁闷,烦躁不宁,一般跟淡豆豉同用,炒栀子散火除烦作用可以增强。阳气郁滞会导致火邪内生,若火毒炽盛,高热烦躁,渴喜冷饮,炒栀子常与黄芩、黄连配合使用。栀子生品容易冰伏热血,炒栀子寒性下降,对脾胃损害可以降低,如果用泻下药后出现心烦、腹胀,又可以跟厚朴、枳壳同用,炒栀子行散作用增强,单用更捷。本品清热凉血,可以治疗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咳血,配伍侧柏叶,炒黑的栀子止血作用更强。

回答5:

栀子花是可以清火,可用于火热症,以火在心、肝、胃者佳,常见心烦郁闷、燥扰不宁、目赤肿痛、胃脘灼痛、恶心呕吐、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清热利湿:可用于肝胆湿热郁结引起的黄疸、小便短赤等症。凉血解毒:可用于火热旺盛,迫血妄行引起的吐血、咯血、尿血等血热出血证及疮痈肿毒、红肿热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