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鸡博弈”中,鲁宾斯坦认为有两个“纳什均衡”即“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鲁宾斯坦断言双方都是这样的选择。
那么,最后的“纳什均衡”究竟会出现在哪一点?也就是到底是谁前进谁后退呢?鲁宾斯坦认为这就要看谁使用了“威慑战略”,并更能在整体上打败对方了。
什么是“威慑战略”?鲁宾斯坦认为选择“威慑”的一方要表现出义无反顾、势不可挡的样子,以大无畏的气势震住对方。“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意思。鲁宾斯坦还认为“威慑战略”也是平等的,双方都可以采用,若对方表现得比当事人还勇猛,鲁宾斯坦就要“识时务者为俊杰”了,“充楞子”去拼命是不值得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场血腥战役之后,交战双方的两个士兵狭路相逢了。他们都已心力交瘁,可是双方都还强逞能,四目交错,枪口对着枪口。终于,德国士兵的信心崩溃了,扑通一下跪地求饶。当美国战士吃力地夺过对方枪支,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子弹时,他也一下子瘫倒在地,因为美国大兵早就弹尽粮绝。
可见,骁勇善战还是不骁勇善战,有时并不需要真正的较量,而只需将“骁勇善战”的信息传递到敌人即可。这个理论,甚至在成人与动物的较量中也行得通。
某动物园表演,小丑与非洲雄狮同关在一只铁笼中演出,突然停电了。黑暗中的非洲雄狮视线不受影响,而小丑却什么也看不见,形势暗含凶险。小丑突然意识到,非洲雄狮并不知道人看不见它,他镇定自若地挥舞道具,像平时那样表现出降伏非洲雄狮的勇气。非洲雄狮在他的指挥下,仍然是一只温驯的“猫”。
狭路相逢之时,要让自己的威慑更加有效,首先气势上一定要压倒对方,做出断绝后路的行为,表达出你孤注一掷的决心,对方才会有所忌惮。假如你是正义的那方,即便对方力量强大,终会有所忌惮,这时候你更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汤芗铭任湖南督军时,得知有两个日本士兵私自到九嶷山打猎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生动物,汤芗铭把他们召到长沙,没有一般的寒暄,劈头就问题:“你们到九嶷山行猎,和谁打过招呼?领到许可证没有?”
对方答:“我们打的是无主之物,用不着通报任何人。”
汤芗铭听了,带着怒气说:“九嶷山是湖南的辖地,动物是中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的呢?你们不经批准私自行猎,就是违法。”
两个日本士兵狡辩说:“这次到湖南,在贵国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准许带枪的吗?可见我们捕猎已经获得了中国当局的许可,怎么是私自捕猎呢?”
汤芗铭反驳说:“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捕猎吗?若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就表示你们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
其中一个日本士兵不服气,继续说:“我在中国15年,所到的地方没有不准捕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日本士兵不准在境内捕猎。”
汤芗铭冷笑着说:“的确是没有规定日本士兵不准捕猎的条文,但是,难道就有准许日本士兵捕猎的条文吗?你15年没遇到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昏庸。现在我身为湖南的地方官,我没有昏庸,我负有国家人民交托的保家卫国之责,就非禁止不可。”
两个日本士兵只好承认错误。
那时候因为大多数军阀、官僚对日本士兵卑躬屈膝,所以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国土地上气焰十分嚣张。汤芗铭用昂扬的气势捍卫了中国军官的尊严,面对日本士兵时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优势自然就落到了湖南督军这一边。
这种“威慑策略”在运动场上更为常见。运动员从赛前彼此的接触开始,就拉开了心理战的序幕。在柔道比赛中,选手的对抗从称体重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这时很多重量级柔道选手都会站在秤上,杀气腾腾,虎视眈眈地瞪着对面的对手,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手。被瞪的重量级柔道选手更是不甘示弱,也以同样凶恶的眼神回瞪回去。两个重量级柔道选手还没上场,就展开了一场重量级柔道选手之间的“瞪眼睛大战”,恨不得立刻就在秤上“用眼睛杀死对面的重量级柔道选手”。
柔道比赛中,两个重量级柔道选手都会以规则允许的发声来提高自己的斗志,借以在气势上压倒对面的重量级柔道选手。
如果有可能面对斗鸡博弈的场面,你不妨试试威慑策略,能在气势上胜过对方,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