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相声员与郭德纲的区别是什么?是谁传承了传统且更聚民心?

2025-02-26 00:03:3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相声起源于民间,是民间艺术。所谓的主流相声不过是一群吃国家饭的演员集合体。其实这个群体代表的不是主流相声,而是这个群体的集体利益。

主流相声员与郭德纲的区别是什么?

可以明确地说,是郭德纲传承了传统相声的文化精髓。解放前,相声历经千辛万苦传到侯派马派,仍然以低俗的笑话为主,逐渐发展了一些技巧,博得了底层百姓的好评,但解放后,因毛主席曾找到侯宝林,商讨把相声由低俗的曲艺形式转变到健康文明的新文化艺术形式,因此,相声获得了新生,特别是七十至九十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相声演员活跃在文艺战线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在马季等表演艺术家的倡导下和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歌颂相声”,歌颂党、社会及人民,这本无可厚非,但偏离了讽刺搞笑的相声主旨,变得索然寡味,二十世纪末相声陷入低谷。

这时候郭德纲应运而生,他主张相声应回归剧场,传承了传统相声文化精髓,德云社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在郭德纲于谦等不断努力下,德云社终于发展壮大,博得了喜欢相声人士的普遍好评。

有人说,郭德纲的相声低俗,可您是否知道,解放前的相声低俗的更无法入耳啊。对于目前的多元化社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够引人发笑觉得好玩能够放松心情的相声就是好相声。有谁能说出高雅而不低俗还得引人发笑能博得众人叫好的相声?

从目前来看郭德纲及德云社的相声更聚集民心

郭德纲的商演近些年来基本是一票难求,这点主流是望尘莫及。郭德纲的相声不但继承了传统风格还与时俱进地加入了现代化风格,相比主流显得就那么的束手无策。主流的问题主要是很少下功夫还在吃老本,新段子太少,已经不能被大多数相声爱好者所接受了。而郭德纲相声里比较多的加入了柳活更受爱好者的喜欢。

相声的表演功夫,就是相声大师们留传下的《说学逗唱》

以说学逗唱打动观众,打动人心,而得一掌声,得一艺术。现在的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吧,郭德纲也行,都离不开说学逗唱。这四种功底,也是行当中所说的做科吧。台上有二个人表演,台下有千万观众,没有功底是很难让观众捧腹大笑的。这就是传统相声的魔力。

郭德纲,他成就了徒弟们,徒弟也捧圆了他

在某种意义上讲,郭德纲的徒弟从小做科,说学逗唱应该都有相应的功夫,在老一辈相声大师一一离去,德云社能招收那么多弟子,严格要求,也算是对相声的传承发扬吧。总之,相声传承靠大家,百花齐放要正义。说学逗唱把科做,艺术精艺要求精。浅谈相声传承!

每个人没有完全的对也没有完全的错

一个国家的文明需要国家宣传机器要大力的发扬和继承 ,个人觉得, 相声表演和其他的艺术一样都没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都是艺术的 升华和艺术的不同体现 。相声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希望国家的艺术宣传和管理部门 一定要做好裁判,扶持中华文明的 有序发展。

回答2:

主要区别是观众受众的区别。我觉得主流相声更传统,虽然学了流行语但是没有靠小鲜肉博眼球,但是郭德纲的受众更多。

回答3:

内容和形式不同。陈旧、刻板、顽固不化,不创新,传统一定要紧跟时代,推陈出新。郭德纲,对太平歌词等不但继承,而且赋予了新意。

回答4:

我认为郭德纲就是主流相声演员,继承传统的事情德云社也在做,若论起民心,还是更有观众缘,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年纪很大的人,几乎都听过德云社。

回答5:

从改革后的新相声来看,没有多少新段子。马季开始给电视相声唱赞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逗乐,以马季中的姜昆为代表,观众不开心,他们在台上那么开心,观众都起鸡皮疙瘩了。同时有御膳的支持,所以与传统相声无关,属于自娱自乐的对话节目。郭德纲恢复了传统的相声艺术,四个主题都很好,观众当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