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
和煦的春风吹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慢慢的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悄悄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准备享受温暖的阳光照耀,准备享受春风轻柔的抚摩。
当人们漫步在城市中的街道,行走在公园小路旁的时候,会看到绿油油的我与我的家族手牵手把大地装点,便会赞叹我们顽强的生命力。有人吟诵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我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虽然我在人类的眼里微不足道,人们也从不重视这些野草。牛羊来了我会成为他们的美味佳肴,秋风来了枯黄了我的绿色,吹垮了我的美貌,冬天里野火又把我连同我所有的伙伴一起烧掉……但是有谁比得上我们胸怀的宽大?当人们走进大自然时,仍然会看到山坡上的小草青翠欲滴,像铺了绿色地毯,饱览这一尘不染的碧空,我们给人们带来的是清新的空气。
试想,如果这个世界缺少小草,谁为人们美化环境?谁为人们净化空气;在暴雨侵袭时,谁为人们挡住洪水……
在高高的的山上,在崎岖的小路旁,在绿绿的田野里,在宽阔的街道边,到处有我的身影,因为我从不向命运低头,从不与那些幸运儿相比,我的顽强与坚定可以战胜所有毁灭与阻挠。
有人说我娇小,也有人认为我弱不禁风,但是每当强风来临时,我迎风而立不会被风吹倒,狂风暴虐之后我仍然挺直腰身、茁壮成长。虽然人们能将一棵草轻易的连根拔起,但你能将数十棵乃至上百棵草连根拔起吗?一定不能!因为团结是我们的品格,因为团结起来就是力量!
虽然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虽然我没有花的灿烂,没有树木的高大,但我却有着勃勃的生机,有着郁郁葱葱的生命。
我是一棵小草,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
我愿为你,零落成泥
我,只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是那么小,小到可以完全被忽视。我是有成千上万个兄弟姐妹,我曾经一度以为没有任何生命会注意到我,因为我渺小,因为我的孤言寡语,更因为我有如此多的兄弟姐妹,他们紧紧围绕着我,有时我甚至感觉不能呼吸,是的,我是真的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的遮掩,太阳爷爷从来没有像对他们那样,慈祥地问候过我,雨露姐姐也总是欢乐地和他们击掌后,独独忘了我,我想,甚至大树妈妈也不知道有我的存在吧?我恨他们夺走了原本属于我的爱,更恨他们不肯施舍一丁点爱给我。
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这一年的冬天,风特别大,许多哥哥、姐姐都离开了大树母亲,可是我却迷惘了,我永远不能忘记,那个黑夜,狂风呼啸,哥哥、姐姐被硬生生地卷走了,只是他们临走前,紧紧地围住了我,他们是在极力地保护我,他们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小妹,我们要先走一步了,以后再也不能保护你了,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要挺下去,帮我们照顾妈妈”。那一刻,第一次,一滴暖暖的液体划过我的脸上。
几天后,风终于小了,太阳爷爷在经过了一番抗争之后,终于露出了笑脸……
下午,雨露姐姐也亲切地与我谈了一会儿……
终究,这一天还是来了,风越来越大,它怒吼着,疯狂地跑着,我的世界,天旋地转,我惊恐地呼喊着,却突然感觉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是妈妈!她正不断地向我运输着能量——她的浆液,也就是她的血。她一直是用这样的方式支持、鼓励着我呀!我更加勇敢了,我死死地抱住了妈妈,是那么地不愿与她分离,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支撑下去,她的爱给了我如此巨大的勇气……
我,还是落下来了,在那几秒内,我环绕着妈妈飞舞着,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苍老,那是她多年来,给我们的爱的见证,又回想起太阳爷爷和雨露姐姐对我说的话,哥哥、姐姐一直以来是因为关心、疼爱我才会把我围得那么紧,怕我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哪怕是烈日下的一缕阳光或是暴风雨中的一滴雨露……那些曾经我恨他们的原因,竟然全是一个个他们爱我的表现……
那一刻,我突然不再那么害怕死亡了,这就是我的宿命,值得庆幸的是:我能够重新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渐渐化为泥土来保护自己的母亲。
我愿为你,零落成泥。
落叶
外面寒风呼啸,刺骨的风一阵阵地吹进来,我推开一扇窗,微风迎面扑来。植物园里的紫荆树,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脚下堆满了落叶。清晨,秋姑娘悄悄的降临人间,在乳白色浓雾的包围下,挥洒手中的彩笔……当旭日东升、云清雾散之时,朝阳惊奇地发现,大地一片灿烂的黄色。
信步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金色,我感到秋天已带着丰收的喜悦向我们迈开了成熟的步伐。一阵秋风吹来,旁边的紫荆树脱下了它那美丽的衣裳,露出了一层黄色的肌肤,那些暗红色的枫叶在空中飘舞了几圈后,纷纷扬扬的落下来,落在草丛里,落在大地上,落在了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一阵风吹过,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落叶都堆在了一起,它像一个魔法师一样。秋天,落叶是最引人注目的美丽焦点。秋风掠过的树木,拉下了一片片树叶儿。它们在空中轻盈地婆娑着,似只只美丽的彩蝶,又如个个翩翩起舞的精灵。
看,风婆婆来了,落叶宝宝们不愿意离开她的怀抱,但是,风婆婆还是还走了,留下了落叶宝宝们依偎在书妈妈的身边,瞧,它们睡得多香啊!还有几片淘气的落叶随风飘落在小溪上,就像一艘艘金色的小船。溪水不停地流淌着,落叶也打着旋儿随波逐流,开始了他们那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
秋风再一次被吹起,落叶宝宝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我们的生命不就是这样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只有一次我们不应该白白浪费这美好的时光,应该加倍珍惜,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就像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尽然死,就要死的有价值,“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愿死的轰轰烈烈,也不要在别人的眼下像狗一样的生活,这样不就显得自己很没尊严吗?就算我们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止,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子孙们留下一个好榜样。
昨天还是那满目青翠的树叶,而今天却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落叶,难道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啊!落叶啊落叶,你曾经是一片辉煌,可是现在的你,却躺在地上,用自己的身躯融入泥土,化为养料,孕育春的希望。原来,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啊!
成长播放器
在这个社会里,媒体的个性化,给人们带去了,娱乐、放松和遐想的空间。电视,有声有色的声音,为人们消除烦恼的综艺节目,是人们的心情放松的情节丰富的电视剧,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栩栩如生的动画片,语言生动的天气预报。具有专业性的新闻。为人们带去了多彩纷呈的放松生活;广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多种多样的最新情报,还可以让一些工作疲劳的人和焦虑的小学生通过听音乐的渠道得到疲劳上和焦虑上的问题得到缓解,放松心情。在幼儿阶段还可以播放儿歌,莫扎特钢琴曲,得到愉快的心情广播也顾虑到了老年人的歌仔戏,光听声音就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画面感,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使用;网络,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它可以在电脑面前和远在他乡的亲人对话,有什么问题也可得对最快的解决,给大家带来同一种感受: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报刊,可以通过不同的板块得到不同的信息,从中了解社会中发生的一些变化,还有商品的折扣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浏览……
在这几样中,我想,电视才是伴随从小到大陪伴我的。我喜欢电视就像鱼喜欢气势磅礴的大海,是因为海给了它赖以生存的地方。鸟儿喜欢空灵的蓝天一般,因为蓝天给了它一片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空间。花儿喜欢金黄而温暖的阳光,因为阳光在清晨到来时将第一缕曙光,给予它,让它成长。我喜欢电视是因为电视让我学到了妙趣横生的知识,获得了博大精深经验,明白了奇特异迥的生活……
新闻
看新闻,可以时刻了解现代社会的变迁。新闻界的栏目较为广泛,播的新闻都包罗万象。体育新闻,自然适合那些喜欢体育运动的人,经常看体育新闻的人,可以了解到一些体育动作的要领,和一些体育赛场上的情况,如果按照体育赛场上那些专业人士训练的人,一般体魄都比别人更胜一筹。经济新闻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一些业务性问题,如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广泛经济变动问题。至于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做这类工作的人不仅要求介绍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假如记者缺乏这些知识,那么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政治新闻……
电视剧
有些电视剧在无声无色间感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有惊人动魄的历险故事,有兴味盎然的情景喜剧……英雄事迹是刻骨铭心的,他们的事迹就好似一步步的脚印,引领我着我。历险故事在危险的时刻却是令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总是让观众人心惶惶。情景喜剧就和历险故事恰恰相反,它演绎的是一场有着欢快场面的电视剧,在无意间就可以让人会心一笑,语句用得比较夸张的地方就能然人开怀大笑。电视剧一般比较受10~30岁的人欢迎。
动画片
动画片的科幻情节,往往受一些小学生或幼儿的热爱,在每一部动画片中,甚至是每一集动画片中,都会有它本身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一般以一种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语言所表达,并折射出动画片的主要亮点。
我在以前最喜欢栩栩如生的动画片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到给我愉快放松的心情,慢慢赏析,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画片不能满足我对电视的强烈渴求了。我逐渐喜欢综艺节目和具有专业性的新闻,兴味盎然的综艺节目总能给我带来满心的喜悦。新闻则不同了,它的内容颇为深奥,却对人们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很多时候都要借助新闻报道来处理某一件事情,有目的的想改变某一些事情。
在电视给予人们一些娱乐和放松的同时,也给人们带上了烦恼:长期看电视会导致眼疲劳,接着就是近视。有许多人都托电视的“福”戴上了眼镜。所以看电视要有选择性地看,并且时间要适度,看电视的前提是不干扰正常工作、学习。
爱的味道
味道好极了
油炸臭豆腐
这是江南冬天特有的地方小吃。
小的时候,一放学就往街上跑,当然,这是在口袋里有几个钱的时候。穿过小巷,翻过小桥,就可闻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经营油炸臭豆腐的是个瘦瘦的老人,眉毛胡子全白了,他总是挑一副担子,担子其实是木头做的箱子,前面一个箱子放着臭豆腐、酱油、辣椒酱和一叠小盘子,还有一个罐头瓶,里面插着几双筷子。后面一个箱子安放着一只小煤炉和一口锅。
老人总是站在街的拐角,专心致致地油炸臭豆腐。从没有听过他的吆喝声,但总有许多食客寻着香味而来,在他的小担子前站成一圈。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黑不溜湫,和别的臭豆腐没有什么两样,但一入锅再一出锅,就变得金灿灿、香喷喷,涂上一层酱油或辣椒酱(他的辣椒酱是自制的,红艳艳的,辣得香,辣得舒服),黄黄红红,煞是好看。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因为非常烫),外黄内白,外酥内嫩,香辣刺激,此时已不是在吃而是舌头打着卷往下吞。
老人一次总是只炸几块,炸好几块卖几块,所以等的人都是一个吃,其他的人共同行注目礼。吃油炸臭豆腐的人大多是女人和孩子,真的很奇怪,江南女子都是不吃辣的,但一到这担子前就都变成“辣妹子”了,辣椒酱涂了厚厚的一层还要涂,女人此时也不管斯文了,直吃得嘴唇通红,涕泪交加,热汗直冒。老人只是不住地说:辣得结棍,勿要吃得格许多。说归说,他也不去阻挡。所以,老人的辣椒酱每天都要消耗一瓶。
那时,我父亲每月给我五毛钱,至少有一半的钱是贡献给臭豆腐了。一块臭豆腐一分钱,吃完一块,这一天才能安静下来。有时候没有计划好超支了,那么,我就克制住自己不往那里跑,怕自己的眼睛里会长出钩子来。不过,那样的时候,只要我不小心溜到老人的担子前,老人总会洞察一切,好象发现了我的口袋里没有半分钱,就会笑眯眯地炸一块最脆最嫩的送给我吃。不好意思白吃,等下个月父亲寄钱来的时候,我马上就去还给他,老人也收下,但必定多炸一块臭豆腐给我。
离开那个江南小城二十多年了,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美味的油炸臭豆腐(虽然我在其他江南城市也吃过油炸臭豆腐,但是味道好象总是差了一点)。它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和它一起出现的还有那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白胡子白眉毛的瘦老人。
肉骨头粥
我只吃过一次肉骨头粥。
那是江南冬日的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一向节俭的舅母突然提出带我去吃肉骨头粥。我受宠若惊,一路屁颠屁颠地紧跟在她身后,生怕她又突然改变主意。
沿着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菜市,拐进一条小巷。远远看见一个小铺子飘出阵阵白雾,还听到铁勺敲锅沿的声音。舅母领着我走进这间铺子,铺子里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都在唏哩哗啦地喝这叫肉骨头粥的东西,好象这东西真的很好吃。
老板娘把我们领进里间的灶旁,满脸歉意地说:“就在这里吃吧。”老板娘是一个40来岁的女人,头发齐耳,一丝不苟地用黑色的发卡别在耳后。我生怕舅母临阵脱逃,赶紧自做主张说:“可以可以。”结果招来舅母两个白眼。“好吧,来一碗肉骨头粥。”老板娘一手抄起大铁勺,一手揭开大锅盖,顿时一股热浪席卷着肉粥的香味扑鼻而来。她用大铁勺在锅里搅了搅,盛了一大碗粥递给我。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经煮得不见原形,粥面上还点缀着几小块肉骨头。我小心翼翼地尝了尝,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这样站在大灶旁,端着大碗,呼啦呼啦地喝着有生以来第一次肉骨头粥。最后还像小狗一样把那几块肉骨头啃得干干净净。那碗粥花了舅母5分钱。
后来,舅母告诉我,煮肉骨头很麻烦。先要把肉骨头(连着些肉的骨头)煮上几小时,然后再把新米淘好放进去,再煮。不能煮焦,关键是要掌握火候,细火慢熬才行。最后放上盐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头粥的,费时费力还不经喝。她还警告我,街上的肉骨头粥不能多吃,因为有的老板为省钱把客人吃过的骨头,又重新放进锅里煮。也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反正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肉骨头粥,不是因为害怕不卫生,而是口袋里的钱还不够分配的呢。
不过,我还是经常到那家肉骨头粥铺去,主要是想看看她们怎么处理吃完的骨头的。可老板娘好象明白我的意图,总是笑眯眯的招呼我:“小姑娘,来吃一碗啊。”然后,我撒腿就逃。
阳春面
阳春面名字挺好听,很高贵的样子,其实是江南老百姓最爱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气掏钱的大众面食。《上海的早晨》中资本家徐义德为了逃避公私合营装穷,叫小伙计送的午饭就是这个阳春面,可见,阳春面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专利。至于为什么取这样一个阳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义吧,但我敢肯定,取这个名字的人绝不是下里巴人。
二十多年前,舅舅一家好象特别喜欢吃阳春面,每到星期天,舅舅就必定带领全家到镇上的面馆去吃阳春面。两个表弟兴高采烈,但我却很不喜欢。阳春面上除了撒一些葱花就没有别的了,光溜溜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每次我都没有方法把一碗阳春面吃完,我总是旁敲侧击地提醒舅舅还是吃馄饨好,至少还有点肉味。但舅舅坚决不肯,说馄饨太贵,又不经吃,同样一角钱,阳春面吃得饱饱的,而馄饨却只能塞牙缝。舅舅的牙缝好大。不喜欢吃,但每个星期天都得陪舅舅全家去吃,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整整六天他们都在等着这一天。镇上那家面馆都认识舅舅,每次一来不用吩咐,就很快端上阳春面来,然后,舅舅一家就开始埋头苦干,并制造出幸福的声响来。每当此时,我就望着面前的阳春面愁眉苦脸。
陆文夫在《美食家》里专门提到过阳春面,说第一锅的阳春面最清爽最可口,因此,很多人都赶早去吃头汤。我想,舅舅们吃得绝对不是这种阳春面。但不管怎么说,我对阳春面是没有兴趣的了,胃口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倒了。
光饼
光饼是福州的小吃。据说是记念戚继光而来的,总之和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高高的桶炉前面,看师傅做光饼。做光饼的师傅到处都有,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饼师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碱水和盐水的面团摔得啪啪作响,然后分成一个一个剂子,用手左右一拍,一个小圆饼就出来了,再用一根竹签往中间戳一个小洞,就势往桶炉内壁一贴,等着吧,不一会,炉内就飘出香味来。估计差不多了,光饼师傅就用小铁铲利索地一铲,焦黄的光饼就跳出来了。
这光饼硬梆梆、黄通通的,咬得很费劲,没有一口好牙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对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后总是吃了一块还想带走第二块。光饼耐嚼还耐储藏,放它十天半月没有问题,坚韧不拔,很有民族气概,可能这就是它和戚继光的关系吧。光饼很便宜,一分钱一块,那时经常光顾光饼炉,买上一两块,一路嚼着上学校。
冬天光饼师傅比较幸福,守着炉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阵还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炉子上嗤嗤作响。我就不敢买了,因为那光饼里必定也有光饼师傅勤劳的汗水。
前段时间,在福建“老乡”处提到光饼,他们都说那玩意好吃而且对牙齿有利,经常嚼嚼绝对比“白箭”“绿箭”效果好。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但愿,这光饼炉子还能在福州的某个街角看到。
芋头果
芋头果是福州的早点之一,也称三角糕。据说是把槟榔芋煮熟后剥皮碾成糊状,再掺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后,切成一块一块三角形状,放到油锅里去炸,直炸得两面焦黄,出锅。吃的时候,用一张纸包着芋头果的下端(因为很油),以一个角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内嫩(内色灰白),还有一股芋头的清香,嗯,味道好极了。
炸芋头果的摊子也是到处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头巷尾支起的一个个摊子,烟雾缭绕,香气四溢,买芋头果的人端着碗或提着小竹篮,等着芋头果出锅。往往炸出一锅就买出一锅。但也有买不完剩下的,搁一两个时辰也不要紧,吃起来还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条,登陆不久就成了嚼不烂的老油条。所以,卖芋头果的摊主都很自得,有时候上午九十点钟了,还不见他们收摊子,慢悠悠地守着还没有卖掉的几块芋头果。他们知道总有肚子容易饿的人自会寻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锅边糊外加一只芋头果就解决了早饭问题,既好吃也实在,吃完后,打一个饱咯去上班,这革命干劲足得没法说。
锅边糊
一次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侃吃,我说要论吃,还是福州的锅边糊好吃。他们齐声问:什么叫锅边糊?这帮平日里吃遍天下无敌手的家伙竟然也有不知道的东西。我得意洋洋地开始向他们介绍福州小吃——锅边糊。
锅边糊在福州乃至福建许多地方都有,但在外地我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不出产的原因可能是外地没有一种叫“虾油”的调味品,而锅边糊没有加虾油就不成为锅边糊了。
锅边糊的制做很复杂,要先把大米淘净浸泡几小时,然后磨成糊状待用。支一口大锅,煮上一锅汤,汤里放上虾米、蛏干、香菇、葱、蒜、芹菜,最后放进必不可少的虾油若干勺,这浓汤就做成了。这还没有完,万里长征第一步。将汤倒出另装,下清水若干烧到七成热时,锅边抹匀花生油,然后舀一碗米糊绕锅浇一圈,盖上锅盖。三分钟后见锅边米浆起卷时,用锅铲铲入清水中,再加入清水,重复上述行为。当最后也就是第四次浇完时,放入一份浓汤料,并视情再加入虾油等辅助调料。煮熟后盛放在另一口锅中,用微火保持温度,待售。
总之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没有耐心是做不成的。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锅边糊的,要吃就到街上去买。福州的大街小巷饭店小摊都有买,而且很便宜。锅边糊味道特别,海鲜味浓,每片米糊都打着卷,白白的,象一管管青葱,非常爽口,再配上黄黄的虾米、蛏干,黑黑的香菇,绿绿的葱蒜,色泽鲜明,令人食欲大开。
听到这里,同事们的喉咙都动了一下。然后商量,什么时候能去福建出差,一定要去尝尝这锅边糊。我补充说,在福建,锅边糊都是作为早点和茶余饭后的点心的,并不把它当正餐,大概它是管吃不管饱的缘故吧。想想本地品种单一而又甜得发腻的小吃,大家都说:福建人民真是幸福。
是啊,福建人民真幸福。
馄饨
我想,大概没有什么小吃有馄饨那么普及和名称多样了。馄饨在福建叫扁肉;在四川叫抄手;在云南广西一带叫云吞;只有在江南才叫馄饨。
内容差不多,形式却有些差别。福建的馄饨注重鲜,加虾油是它的一大特色。小时候总是被喜欢吃馄饨的母亲支出去买馄饨,买来买去,也就买出经验来了。知道街头的那家馄饨味太浓,吃完后就要赶紧灌开水;而街尾的那家馄饨味道尚好,就是只见皮不见肉;最好的是穿过几条街的那家“野”店,说它野,是因为时开时不开的,好像全凭主人兴趣。这家的馄饨量足味最地道,每只馄饨雪白剔透,中间一点红红的肉馅若隐若现,再配上几粒葱花,就好象一池秋水中的白莲。福建的馄饨一般都很节俭,一根小木棍往肉泥上一点再往馄饨皮上一翻,一只馄饨就完成了,往往一盘肉泥可以对付一天所要出售的馄饨。吃馄饨的一般都是女孩子,她们可以不计较得失,慢悠悠地翘起兰花指,用小调羹小心翼翼地舀起馄饨往樱桃小口里送。所以,较之其他小吃,福建馄饨更显得女人味一些。
而四川馄饨则个性鲜明,阳刚味十足。首先一大特色是没有汤,第二大特色是辣得过口不忘。那一年去成都调研,特地拜访“抄手”,谁知端上来的是几只干巴巴的结结实实的饺子状馄饨,上面还浇了一层红彤彤的辣椒油。仗着本人吃辣还有一些功底,挣扎着把这碗“抄手”给吞了。结果,除了辣,我已经不记得它还有没有其它味道。
江南一带,馄饨是最常见的小吃,这里的馄饨分为大馄饨和小馄饨两种。大馄饨里馅比较多,有鲜肉的也有青菜的,但它又不同北方的饺子那样皮厚馅足,江南人总是不肯象北方人那样干脆利落地做出饺子风格,他们总要保持馄饨的传统,哪怕再大一些,小家碧玉的本色不变。江南大馄饨是放大了的小馄饨,样子象修女的帽子,汤多量也足,一般人吃一碗也就有了七分饱的感觉。
正宗的江南小馄饨是最具江南文化味的,皮擀得讲究,贴着碗能看到碗里的花纹,真正是薄如蝉翳。肉要精瘦的,处理得细腻无渣,烧好后的馄饨,皮子晶莹舒展,“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象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 。这时候的注意力就不会在吃上了。不过,这样的小馄饨现在已经不多了,做的人和吃的人好象都已经缺少了这份精致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满街都是的大众小馄饨,简单一裹,完事,连皮也不擀了,买现成的。
在北方读书的时候,思念馄饨(福建的江南的),思念得咬牙切齿。北方同学很不以为然,说,那有什么好吃的?清汤寡水的,不如咱北方饺子实在。
是的,要想实在,吃北方饺子;要想苗条,吃江南馄饨。
羊肉串
很奇怪,我向来不吃羊肉,但对羊肉串却来者不拒。
第一次吃羊肉串是在北京。那一天,从北京图书馆查资料出来,拐到白石桥附近,那里有一片饭店餐馆和小吃摊点。先买了仿膳食品窝窝头,吃得直冒酸水,发了一通诸如慈禧太后的胃口怎么这么好对付之类的牢骚后,就站到了烤羊肉串的摊子前。并没有想要吃,的的确确是被那种香里带膻的味道吸引过来的。
同学也是南方人,不吃羊肉,但他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佩服。他先买了三串,然后视死如归地说:“我先吃吃看。”他小心翼翼地先咬了一口,翻翻眼珠,接着就加快了频率。我盯着他上下翻飞的大嘴,直问:“哎,别顾吃啊,到底好吃不好吃?”他“嗯嗯”地一气吃完了三串,才摸摸肚子很满意地说:“不吃真傻。”赶紧掏钱,一手抓一把,这串咬一口,那串咬一口,真的很好吃,肥而不腻,焦香十足,还有一种特有的,说不出来的怪怪的味道(后来才听新疆的同学说,那是孜然的味道)。我们就这样边走边吃,吃完了,就地再买,反正羊肉串摊子到处都有。直吃得饱咯里都带羊膻味,不能再吃了,再吃下去,我们非得变成草原牧民了。
本来以为羊肉串就是这样好吃了,谁知新疆的同学说:那算什么羊肉串?真正好吃的是咱们新疆的羊肉串,那可是羊肉串的老家。第一次那么羡慕新疆人,真正觉得新疆是个好地方。
咱也没有机会去新疆啊,就把北京的羊肉串当新疆的吧。
回到南方后,也见过羊肉串,但不仅外貌小里小气,味道也完全变了样,如果说北京的羊肉串是仿名牌,那么南方的羊肉串就是假冒伪劣了。也有例外,一次到南京出差,在新街口发现了久违的羊肉串,那味道,那相貌和北京的一样。我又一次站在南京的大街上不顾斯文地大嚼起来。以后只要去南京,都要想方设法地溜到新街口去过过瘾。
但总是心有不甘,有事没事总鼓动头儿:“咱们也到乌鲁木齐去开个读者作者联谊会?”
羊肉泡馍
有了羊肉串垫底,去西安吃羊肉泡馍的时候就好象有了胆量。
看过雄赳赳气昂昂的兵马俑,摸过杨贵妃的洗澡池,躲过小商小贩的围追堵截,吃过田里刚采下
我最喜欢英语老师
我从上小学时,便喜欢英语课,因此对英语老师有了一份独特的感情。老师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最深的爱献给了学生,而留给自己的却是两鬓秋霜。
七年级的英语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她是一位女教师,姓张,她的头发乌黑发亮!不大的眼睛里总是发出柔和的光,一脸的笑容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同学们都甜甜地叫她:“张老师!”
笑,是美好的。但我的心目中,张老师的笑最美。以前,我以为老师是最让我害怕的。然而,张老师的每一堂课几乎都用笑容面对我们,使我一下子明白:老师不是令人害怕的,而是令我们感到和蔼可亲的!张老师的笑给她形象生动的英语课增色不少。所以,我们都爱听她讲课。
但张老师也有发火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完家庭作业,同学们就开始“大闹天宫”了:有的站起来说话;有的随意在教室里走动;就连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也凑起了“热闹”。教室里真是人声鼎沸。这时,张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看见张老师那常挂笑容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便安静了下来,顿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 张 老师严厉地说:“谁让你们这么闹的?”同学们沉默不答。“给我把第七课课文抄一遍,快,抄!”大家好象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乖乖地抄起来。最后,也许是张老师不忍心让我们抄了,便让我们停了下来。她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时间是你们的,浪费时间也是你们的事,可是,你们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吵闹,不如拿出书来看,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啊,这是张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她希望我们成为有用之材!我一直拿这句话激励自己,以后一有时间就看书,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说实话,谁不愿结交这样的良师呢?愿张老师的甜甜笑容永驻面庞!每当我看见她那亲切的笑容,就想高歌一曲,唱出我对张老师的爱戴之情!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zuowen.com/zuowen/zuowendaquan/chuyizuowen/201012/20712.html
小草
和煦的春风吹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慢慢的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悄悄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准备享受温暖的阳光照耀,准备享受春风轻柔的抚摩。
当人们漫步在城市中的街道,行走在公园小路旁的时候,会看到绿油油的我与我的家族手牵手把大地装点,便会赞叹我们顽强的生命力。有人吟诵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我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虽然我在人类的眼里微不足道,人们也从不重视这些野草。牛羊来了我会成为他们的美味佳肴,秋风来了枯黄了我的绿色,吹垮了我的美貌,冬天里野火又把我连同我所有的伙伴一起烧掉……但是有谁比得上我们胸怀的宽大?当人们走进大自然时,仍然会看到山坡上的小草青翠欲滴,像铺了绿色地毯,饱览这一尘不染的碧空,我们给人们带来的是清新的空气。
试想,如果这个世界缺少小草,谁为人们美化环境?谁为人们净化空气;在暴雨侵袭时,谁为人们挡住洪水……
在高高的的山上,在崎岖的小路旁,在绿绿的田野里,在宽阔的街道边,到处有我的身影,因为我从不向命运低头,从不与那些幸运儿相比,我的顽强与坚定可以战胜所有毁灭与阻挠。
有人说我娇小,也有人认为我弱不禁风,但是每当强风来临时,我迎风而立不会被风吹倒,狂风暴虐之后我仍然挺直腰身、茁壮成长。虽然人们能将一棵草轻易的连根拔起,但你能将数十棵乃至上百棵草连根拔起吗?一定不能!因为团结是我们的品格,因为团结起来就是力量!
虽然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虽然我没有花的灿烂,没有树木的高大,但我却有着勃勃的生机,有着郁郁葱葱的生命。
我是一棵小草,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
我愿为你,零落成泥
我,只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是那么小,小到可以完全被忽视。我是有成千上万个兄弟姐妹,我曾经一度以为没有任何生命会注意到我,因为我渺小,因为我的孤言寡语,更因为我有如此多的兄弟姐妹,他们紧紧围绕着我,有时我甚至感觉不能呼吸,是的,我是真的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的遮掩,太阳爷爷从来没有像对他们那样,慈祥地问候过我,雨露姐姐也总是欢乐地和他们击掌后,独独忘了我,我想,甚至大树妈妈也不知道有我的存在吧?我恨他们夺走了原本属于我的爱,更恨他们不肯施舍一丁点爱给我。
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这一年的冬天,风特别大,许多哥哥、姐姐都离开了大树母亲,可是我却迷惘了,我永远不能忘记,那个黑夜,狂风呼啸,哥哥、姐姐被硬生生地卷走了,只是他们临走前,紧紧地围住了我,他们是在极力地保护我,他们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小妹,我们要先走一步了,以后再也不能保护你了,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要挺下去,帮我们照顾妈妈”。那一刻,第一次,一滴暖暖的液体划过我的脸上。
几天后,风终于小了,太阳爷爷在经过了一番抗争之后,终于露出了笑脸……
下午,雨露姐姐也亲切地与我谈了一会儿……
终究,这一天还是来了,风越来越大,它怒吼着,疯狂地跑着,我的世界,天旋地转,我惊恐地呼喊着,却突然感觉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是妈妈!她正不断地向我运输着能量——她的浆液,也就是她的血。她一直是用这样的方式支持、鼓励着我呀!我更加勇敢了,我死死地抱住了妈妈,是那么地不愿与她分离,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支撑下去,她的爱给了我如此巨大的勇气……
我,还是落下来了,在那几秒内,我环绕着妈妈飞舞着,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苍老,那是她多年来,给我们的爱的见证,又回想起太阳爷爷和雨露姐姐对我说的话,哥哥、姐姐一直以来是因为关心、疼爱我才会把我围得那么紧,怕我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哪怕是烈日下的一缕阳光或是暴风雨中的一滴雨露……那些曾经我恨他们的原因,竟然全是一个个他们爱我的表现……
那一刻,我突然不再那么害怕死亡了,这就是我的宿命,值得庆幸的是:我能够重新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渐渐化为泥土来保护自己的母亲。
我愿为你,零落成泥。
落叶
外面寒风呼啸,刺骨的风一阵阵地吹进来,我推开一扇窗,微风迎面扑来。植物园里的紫荆树,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脚下堆满了落叶。清晨,秋姑娘悄悄的降临人间,在乳白色浓雾的包围下,挥洒手中的彩笔……当旭日东升、云清雾散之时,朝阳惊奇地发现,大地一片灿烂的黄色。
信步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金色,我感到秋天已带着丰收的喜悦向我们迈开了成熟的步伐。一阵秋风吹来,旁边的紫荆树脱下了它那美丽的衣裳,露出了一层黄色的肌肤,那些暗红色的枫叶在空中飘舞了几圈后,纷纷扬扬的落下来,落在草丛里,落在大地上,落在了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一阵风吹过,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落叶都堆在了一起,它像一个魔法师一样。秋天,落叶是最引人注目的美丽焦点。秋风掠过的树木,拉下了一片片树叶儿。它们在空中轻盈地婆娑着,似只只美丽的彩蝶,又如个个翩翩起舞的精灵。
看,风婆婆来了,落叶宝宝们不愿意离开她的怀抱,但是,风婆婆还是还走了,留下了落叶宝宝们依偎在书妈妈的身边,瞧,它们睡得多香啊!还有几片淘气的落叶随风飘落在小溪上,就像一艘艘金色的小船。溪水不停地流淌着,落叶也打着旋儿随波逐流,开始了他们那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
秋风再一次被吹起,落叶宝宝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我们的生命不就是这样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只有一次我们不应该白白浪费这美好的时光,应该加倍珍惜,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就像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尽然死,就要死的有价值,“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愿死的轰轰烈烈,也不要在别人的眼下像狗一样的生活,这样不就显得自己很没尊严吗?就算我们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止,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子孙们留下一个好榜样。
昨天还是那满目青翠的树叶,而今天却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落叶,难道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啊!落叶啊落叶,你曾经是一片辉煌,可是现在的你,却躺在地上,用自己的身躯融入泥土,化为养料,孕育春的希望。原来,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啊!
成长播放器
在这个社会里,媒体的个性化,给人们带去了,娱乐、放松和遐想的空间。电视,有声有色的声音,为人们消除烦恼的综艺节目,是人们的心情放松的情节丰富的电视剧,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栩栩如生的动画片,语言生动的天气预报。具有专业性的新闻。为人们带去了多彩纷呈的放松生活;广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多种多样的最新情报,还可以让一些工作疲劳的人和焦虑的小学生通过听音乐的渠道得到疲劳上和焦虑上的问题得到缓解,放松心情。在幼儿阶段还可以播放儿歌,莫扎特钢琴曲,得到愉快的心情广播也顾虑到了老年人的歌仔戏,光听声音就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画面感,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使用;网络,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它可以在电脑面前和远在他乡的亲人对话,有什么问题也可得对最快的解决,给大家带来同一种感受: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报刊,可以通过不同的板块得到不同的信息,从中了解社会中发生的一些变化,还有商品的折扣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浏览……
在这几样中,我想,电视才是伴随从小到大陪伴我的。我喜欢电视就像鱼喜欢气势磅礴的大海,是因为海给了它赖以生存的地方。鸟儿喜欢空灵的蓝天一般,因为蓝天给了它一片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空间。花儿喜欢金黄而温暖的阳光,因为阳光在清晨到来时将第一缕曙光,给予它,让它成长。我喜欢电视是因为电视让我学到了妙趣横生的知识,获得了博大精深经验,明白了奇特异迥的生活……
新闻
看新闻,可以时刻了解现代社会的变迁。新闻界的栏目较为广泛,播的新闻都包罗万象。体育新闻,自然适合那些喜欢体育运动的人,经常看体育新闻的人,可以了解到一些体育动作的要领,和一些体育赛场上的情况,如果按照体育赛场上那些专业人士训练的人,一般体魄都比别人更胜一筹。经济新闻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一些业务性问题,如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广泛经济变动问题。至于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做这类工作的人不仅要求介绍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假如记者缺乏这些知识,那么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政治新闻……
电视剧
有些电视剧在无声无色间感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有惊人动魄的历险故事,有兴味盎然的情景喜剧……英雄事迹是刻骨铭心的,他们的事迹就好似一步步的脚印,引领我着我。历险故事在危险的时刻却是令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总是让观众人心惶惶。情景喜剧就和历险故事恰恰相反,它演绎的是一场有着欢快场面的电视剧,在无意间就可以让人会心一笑,语句用得比较夸张的地方就能然人开怀大笑。电视剧一般比较受10~30岁的人欢迎。
动画片
动画片的科幻情节,往往受一些小学生或幼儿的热爱,在每一部动画片中,甚至是每一集动画片中,都会有它本身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一般以一种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语言所表达,并折射出动画片的主要亮点。
我在以前最喜欢栩栩如生的动画片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到给我愉快放松的心情,慢慢赏析,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画片不能满足我对电视的强烈渴求了。我逐渐喜欢综艺节目和具有专业性的新闻,兴味盎然的综艺节目总能给我带来满心的喜悦。新闻则不同了,它的内容颇为深奥,却对人们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很多时候都要借助新闻报道来处理某一件事情,有目的的想改变某一些事情。
在电视给予人们一些娱乐和放松的同时,也给人们带上了烦恼:长期看电视会导致眼疲劳,接着就是近视。有许多人都托电视的“福”戴上了眼镜。所以看电视要有选择性地看,并且时间要适度,看电视的前提是不干扰正常工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