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025-04-29 04:21: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国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形成过程如下: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互相勾结,阻碍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而在两者夹缝中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脆弱,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根本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全盘照搬西方的议会政治,允许人们结社组党。一时间,各类政治团体蜂拥而起,政党就多达300 多个。围绕国会选举,各党各派展开激烈竞争,国民党最终赢得胜利,这为中外反动势力所不容。随着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恢复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热切向往的议会制和多党制彻底破产。

3、民国初年效仿西方搞议会制和多党制,是当时的仁人志士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相对于封建专制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议会制和多党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无法成为解救中国的济世良方。

4、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独揽国家一切权力,推行“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实行一党专制。抗战爆发后,迫于国内外压力,国民党政府表面上允许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合法存在,但始终不忘“溶共”、“防共”、“限共”和“反共”,打击和迫害民主进步力量,其反动本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5、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彻底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取得中国革命的完全胜利,必须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诞生后不久即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6、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1948 年,中国共产党发布著名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公开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八个。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

第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

第二,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通报重要情况,就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候选人名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名单,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

第四,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县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

第五,推举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政治协商制度

回答2:

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回答3:

中国人民在饱受苦难的岁月里,有许多仁人志士担负起拯救民族,拯救国家的历史责任,他们提出了许多纲领,建立各种组织,但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同样历尽艰险、磨难,团结起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所有爱国组织的智慧,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多党智慧的集合体,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共产党顺势而生,也会在历史的某个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当今阶级社会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我们不能看到目前党内的腐败问题,就一叶障目,相信我们的党,他的历史使命决定他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对自己错误或不足进行改正。历史是公正的裁判,我们党才领导中国走了六十多年,已经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让头号帝国主义寝室不安、时时想找麻烦的国家,如果再有六十年,我们会怎样?中国共产党的心里装的目标和所有中国人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面临的环境太恶劣,发展也需要策略。人有劣性:欺你无,恨你有,国家亦然。)
1948年,解放前夕,共产党发布“五一”号召,呼呼各民主党派、各民主团体,各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政府。这一号召,迅速得到全国的热烈响应,各界人士纷纷前往解放区,参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协筹备工作,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北京)隆重召开。参加代表662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范围非常广泛,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待续)

回答4:

我国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回答5: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