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博雅画廊(后来发展为艺术公司)。它是1980年创业,专门经营文房四宝、文物书画和文化艺术用品的深港合资企业。自开办以来,由于宗旨明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文经商),经营得法(商品销售额和利润逐年增长),视野宽广(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流通海外),敢闯新路(为全国首家中外合资文化企业、首家创办中外图书展销的书市),并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几年间,博雅声名四起,口碑有加,红遍全省以至全国。
第二:摄影艺术。它最具有快速、纪实的特性,可以把一瞬间发生的事情以艺术手段记录下来,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处在特区建设日新月异的日子里,群众性的摄影活动应运而生,而且优秀之作层出不穷。1981年,一幅以反映特区崛起的作品《升》(周顺斌摄),在参加全国摄影艺术展的比赛中荣获金奖。这是建市以来艺术创作获全国性比赛的第一枚大奖,影响相当深远。接着,《升腾的特区》(钟国华摄)获银奖,以及一批作品陆续在全国性和国际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深圳的摄影艺术更加蓬勃发展,在全市各个艺术类别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第三:粤剧团的兴起。1980年成立特区后,在原宝安县粤剧团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整顿和充实而重新组建了深圳市粤剧团,这是我市第一个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谁也没有想到,原本是一个既非名牌大班,又无镇班大老倌的小剧团,一旦姓“特”之后,在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却脱胎换骨,扶摇直上。说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靠的是敢闯、实干,一方面大胆提携青年演员,放手培养自己的拔尖演员;一方面认真选好、抓好剧目,锐意创新。这样,他们以3年左右的时间,编演了3个名扬省港、驰誉京沪的优秀剧目:《鸳鸯泪洒莫愁湖》、《宝玉祭潇湘》和根据我国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话剧《风雪夜归人》改编的同名粤剧。由于这三出戏一个接一个地打响,使剧团的声誉鹊起。而在戏中担纲的冯刚毅,则破土而出,一举成为两广粤剧界第一个获得全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