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发展故事

天目湖发展故事
2025-04-30 08:54: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天目湖

  1958年以前,每年汛期,由天目山余脉直泻而下的“南山水”如同千万头猛兽一样冲毁沙河沿岸的大片庄稼、民舍,酿成一幕幕悲剧,而每到旱年,此地又滴水贵如油,土地龟裂、颗粒无收。

  1958年,溧阳人民打响了治山治水的战斗,先后成立沙河水库、大溪水库工程指挥部,经过数万民工的几年努力,1961年两座水库基本建成,从此,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

  现在的天目湖由两块狭长型水域组成,一南一北,总蓄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其中,天目南湖(即原沙河水库)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一期开发中的主体,它有主坝1座,副坝4座,坝总长2242米,集水面积有148.5平方公里,长13.5公里,蓄水1.2亿立方米,水位最深处为28米,平均深度为11米,防洪保护面积约13000公顷,灌溉农田面积约7000公顷。

  • 天目湖旅游开发(截至2007年)

  1992年,溧阳市委、市政府本着“抓开发、促开放”的指导思想,按照“一、二、三产业并举”和“高起点、超前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规划实施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4月,成立沙河绿色旅游开发区领导小组;5月,以沙河水库、大溪水库为主体的天目湖风景旅游区动工兴建。至1992年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以天目湖为中心,以黄家山鸟岛、伍子胥投金濑、平桥石坝、南山竹海等景点为依托,开发建设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年内建成并对外开放水上游艇、湖滨浴场、报恩禅寺等8个景点和项目,并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省五大重点旅游度假开发区之一。

  1993年3月,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成立,管委会和沙河水库管理处、天目湖旅游开发实业总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体制,在度假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1994年7月,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1994年10月10日,苏政发〔1994〕50号文件指出,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享受江苏省省级开发区的同等政策,总体规划面积10.67平方公里,东北起东陵镇、西南至沙河乡圹岕村,西北起沙河乡桂林村,东南至沙河乡龙岕南1.5公里处。

  1997年4月28日至30日,第六届中国溧阳茶叶节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举行。美国、加拿大、阿联酋、日本、香港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全国各地的来宾共1200多人参加。

  1999年4月26日至5月3日,天目湖首次举办“正昌杯”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并于4月28日至30日同时举行第七届中国溧阳茶叶节。

  2000年10月2日至4日,首届“天目湖啤酒杯”国际摩托艇暨水上摩托超级明星争霸赛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举行。

  2000年,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收入突破8000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08万人次。

  进入“十五”以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以“长三角的都市后花园”为定位,发挥天目湖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和森林公园,培植山水型、资源型、生态型旅游资源,以旅游引外资带开发。

  2001年1月,旅办发〔2001〕10号文件指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经江苏省旅游局初评与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定组评定,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评定委员会批准,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

  2001年4月28日至5月2日,第八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啤酒杯”第十五届亚洲滑水锦标赛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举行。

  2002年6月13日,江苏沙河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江苏电力史上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

  2004年9月,天目湖镇由原天目湖镇、原平桥镇合并而成,并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实行镇区合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镇总面积204.5平方公里,人口5.62万,辖2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2005年4月28日至5月28日,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举行。

  200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举办第二届天目湖旅游节。

  2007年3月27日,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7〕16号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常政复〔2007〕44号文件精神,溧阳市组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原天目湖管辖区域与原新昌镇管辖的山南、毛尖2个村委会,南渡镇管辖的观山村委会的观山自然村、埝前村委会的埝前自然村,原周城镇管辖的洙漕村委会、汤山村委会的鲁村自然村、欣丁村委会的东顶自然村合并,设立新的天目湖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天目湖镇行政区域面积238.97平方公里,人口6.96万,辖3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

  200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第十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第三届天目湖旅游节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举行。

  2007年,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亿元,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新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18只,常州市名优农产品5只,天目湖白茶已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工业快速增长,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5.1亿元。旅游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全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

  • 天目湖旅游开发(2007年后)

    开展三区同创。2013-2015,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陆续到手。期间还创建了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