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有高中一年级的地理练习题

人教版的,一二单元的附答案的
2025-05-01 11:12: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高一地理期终练习题(一、二章) 班别 姓名 成绩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条件的有
地球的体积和体积适中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a B、a b C、c d D、a b c d
有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黑子的温度比周围其他地方高B、黑子时多时少,周期约为13年
C、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D、是太阳色球层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B、地面短波通讯受影响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9月1日21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再次对准该星的时间是
A、19时56分4秒B、19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3分56秒
5、因为不停地自转,所以
南北极点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B、北方房屋之间的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大
C、东京的时间比北京晚一个小时
D、同在北纬30度附近的杭州比成都早见到日出
6、如图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7、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以南
8、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与日出同步,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国庆节B、儿童节C、劳动节D、建军节
*9、下列有关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120度经线的地方时
B、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要加一天
C、美国旧金山的时区比纽约早3个小时
D、当北京时间为20点时,全球各地都处于同一天
10、地震发生时,坐在湖中小船里的人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动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移动,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动
11、在莫霍面以下
A、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加快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1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黄土高原C、大西洋D、刚果盆地
13、水圈是 的圈层
A、连续而规则B、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
14、四大圈层中物质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范围渗透于其它三大圈层的是
A、水圈B、岩石圈C、大气圈D、生物圈
15、目前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16、地球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B、同时见到日出C、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D、季节相同
17、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A、该地可能在欧洲B、该地所在(南或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该日是当地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D、该日是一年中当地白昼最长的一天
18、下图是春分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等长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竹竿 影子

A、 B、 C、 D、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9—21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21、造成四地白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地球公转2、地球自转3、黄赤交角的存在4、地方时的不同
A、1 2 B、2 3 C、3 4 D、1 3
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探索。根据下表回答22题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108KM 赤道半径
(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夹角
地球 1.496 6378 一年 23时56分4秒 1 1 23026/
火星 2.279 3395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059/
*22、按地球的有关概念,将火星与地球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火星的极昼极夜纬度范围比地球小
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短
C、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转
D、火星绕日公转速度终年不变
23、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24、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A、大气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
25、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
C、同一等压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26、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7、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有
1、海陆热力性质 2、地球自转偏向力
3、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A、1 2 B、2 3 C、1 3 D、3 4
28、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候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
A、东北信风B、极地东风C、中纬西风D、东南信风
2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在各纬度的差异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海陆分布不均的影响 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30、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人类活动的差异
C、下垫面(地表)性质不同D、大气环流不同
31、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1、是冷空气主动移向暖空气的锋2、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3、过境后气压降低 4、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
A、1 3 B、1 4 C、2 3 D、2 4
32、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百帕 百帕
1010 1010
a c
1000 1000
b d
1 3 5 日期 1 3 5 日期

A a B b C c D d

读海平面等压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33—35题

1008 1004 1016 1024




亚洲 太平洋
33、该图所示的时间是
A、1月前后B、4月前后C、7月前后D、10月前后
34、图中甲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35、图中乙处风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海路热力性质差异B、赤道低气压影响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D、信风影响
36、下列哪些人类活动,不会引起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
A、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全球森林总覆盖率在下降
C、人类大量地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使水域面积在减少
D、人类对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
读我国华北某地近二十年平均沙尘暴、扬沙天气出现的季节分布示意图,判断37—39
天数
8
6
4 扬沙
2 沙尘暴

3 6 9 12 月
37、该地沙尘暴、扬沙天气较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8、沙源增多是造成我国华北地区近几十年来沙尘暴、扬沙天气增多的直接原因之一。下列现象可以导致沙源增多的有
1、对森林乱砍滥伐2、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3、过度开采地下水4、工业废渣不合理的堆放
A、 1 B、1 2 C、 1 2 3 D、 1 2 3 4
39、该地出现的沙尘暴、扬沙的天气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B、蒙古高原C、沙哈拉沙漠D、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综合题
40、试将下列选项按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内填写字母代号)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41、读“一年内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P9图1.8),回答
(1)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纬度是 ,900N上,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月份是
(2)全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 向 递减。
(3)赤道上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4)南北半球相应的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相同、相反)
42、据报道,2003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间,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例如日本“儿玉”通信卫星信号中断。请回答
(1)“儿玉”通信卫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
(2)试分析日本“儿玉”通信中断的原因
43、读地球公转图。
B N

C A

D

S
(1)在图中绘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B点时的日期是 月 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点时(填代号),广州的白昼达到一年的最大值,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的时段是从 到 (填字母)
44、读右上图(1)此图反映的是 (节气)日的光照情况,此时地球公转到 (远、近)日点附近。(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晨线、昏线)
(3)在图中标出此时的直射点M,M的地理坐标是
(4)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时,太阳高度角是
(5)C点的昼长是 时 ,B点日出时间是 时
45、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
甲地是 ,乙地是 。
(2)A、地风速比B地 (大或小)判断依据是
1010 1010
(3)图中A、B两地的风向是
A、 B、
1005 1000 1000 995
46、2001年国际十大环境新闻之一:11月15日,太平洋岛国图卢瓦政府正式宣布放弃自己的家园,1。1万国民明年将全部移民到新西兰,成为全球第一个因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所致,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等。
(2)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矿物燃料B、大气环境异常C、太阳风暴频繁暴发D、乱砍滥伐森林
(3)全球变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地区将退化成草原B、天山山脉的雪线会明显下降C、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D、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47、读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北 半 球

400

300

200

100

(1)、1处气候类型为 2处气候类型为 。
(2)、7处气候的成因是
气候特点是
(3)4处终年受 (风带)控制,形成 气候
(4)5处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
*附第三章单元自测(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D D C D D D A C A C B B D
题 号 14 15
答 案 D A
二综合题16、(1)盲目伐林 造田 开发(2)地表径流 经过人工措施
控制污染源(3)城镇居民生活污水 工厂生产废水(4)可从各方面,如原因、措施、保护等方面提出方法。答案略 17、(1) 1 2 (2) 1 (3)东北信风 西风 18、(1)略(2)较多 较高 上升(3)上升补偿流 近海岸海水被吹离海岸向西运动,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充形成补偿流(4)升高 上升 多降雨 19、答案略。只要充分考虑风力和洋流的作用即可。
附第五章单元自测(五)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C A A C B D C D C
综合题11、(1)从最下面方框依逆时针方向排列:环境、植物、植食动
物、肉食动物、微生物(2)植物 光合作用 生物循环 (3)从最下面的方框依逆时针方向排列:岩石、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2、(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2)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 中(3)温带季风 温带草原 风力
(4)水(或水分)

(图无法粘贴过来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