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诗《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025-04-14 14:42: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白居易的古诗《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古原上野草的景色。诗人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和共时之美。

1、《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诗译文如下: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一年又一年的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是无法烧尽这些青草的,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明丽翠绿的在阳光照耀下蔓延到了荒城。

又送远方的友人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愁别绪望着茂盛的芳草。

2、作品简介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3、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