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是怎么解放的

2025-04-29 13:51: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1946年中中共北满分局决定哈尔滨,派出东北人民自卫军从国民党手中解放了哈尔滨,同时哈尔滨成为中国解放最早的城市,解放过程,先后经历了二战后苏联红军撤出、国民党接收和共产党进驻这样三股力量的变局。

解放过程简介:

1946年2月26日,驻东北苏军参谋长柯里琴科中将宣布开始由南至北陆续撤军。苏军要撤出哈尔滨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人们极大不安。因为自苏军撤出沈阳、佳木斯、长春、齐齐哈尔等国民党接收大员控制的一些城市后,立即出现社会秩序混乱,土匪抢劫,坏人横行。

1946年3月9日,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更激起了哈市人民的义愤。4月26日,哈尔滨市各界代表130人联名电吁东北人民自卫军(前身是东北抗日联军)迅速进驻,中共北满分局为此决定立即进军哈尔滨。

1946年4月28日拂晓5时,进攻开始了。部队迅速占领了指定目标,在前进途中,只在南岗和道外个别地方遇到小股敌人的抵抗和暗枪射击,并迅速将其歼灭。我军比较顺利地解放了哈尔滨。”

扩展资料

背景资料:

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声称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约定,要把沈阳、长春、哈尔滨三个中国东北城市及中长铁路干线交给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和平,顾全大局,避免内战,将党政机关和部队撤离哈尔滨。

虽然《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规定将苏军进驻地区交给国民政府,但此时国民党当局在东北并无一兵一卒,短时期内也无法大量抵达。因此这时的东北除苏军占有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要道外,不少地区其实仍为土匪和伪满军警等所控制。

国民党当局当然也深知占据东北的重要性,并就此进行了“行政接收”和“军事接收”两方面的准备。1945年8月31日,蒋介石在重庆成立了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由熊式辉任主任。9月4日,又任命蒋经国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以便对苏联进行外交活动。

同时,以国民政府名义将东北三省划分为九省,并任命了九省主席及大连、哈尔滨市市长。随后,又成立了以杜聿明为首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积极进行抢占东北的活动。9月11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令其请美国帮助抢运国民党军队到东北接收,以免耽搁时间。

1945年9、10两月间,国民党当局乘共产党军队刚进入东北立足未稳之机,依靠美国政府的援助,将国民党第十三、第五十二军通过海运送至秦皇岛并向山海关发动进攻,随后又沿北宁路向东北推进,并连续占领绥中、兴城、锦西、葫芦岛和锦州等地。

此外,国民党当局还在美国的帮助下开展对苏联的交涉,准备毫不费力地接收东北,将东北抓在自己手里。10月1日,苏联政府正式通知国民政府,驻东北苏军主力将于10月下旬开始撤离。接到通知后,以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为首的40余人于10月10日从重庆飞往长春,与苏军代表会商接防东北事宜。

随后,双方就交接东北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涉。而后,国民党当局一面在美国的援助下继续向东北增运兵力,以扩大进攻规模;一面同苏联进行交涉,要求苏联推迟撤兵,等待其后续部队“接收”。

哈尔滨是个移民城市,当时人口约四五十万。苏军要撤出哈尔滨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人们极大不安。因为自苏军撤出沈阳、佳木斯、长春、齐齐哈尔等国民党接收大员控制的一些城市后,社会上便呈现出秩序混乱,土匪抢劫,坏人横行的局面。

哈尔滨市文化局原局长王志超,当时是哈尔滨一中刚刚20岁的学生,接触了很多的底层百姓:“靠(松花)江边,那完全是贫民窟,苦力、妓女、说书的、卖破烂捡破烂的,冬天街上有很多‘死倒’,就是尸体,披着麻袋冻死的,早上起来时,马车把这些‘死倒’用绳子拽上,一车一车地拉走了。”

从苏军移交政权到哈尔滨最终解放,国民党接收大员在哈尔滨的100多天里,工厂没能开工,经济更加萧条,物价猛涨。老百姓愤愤地骂道:“什么接收,纯粹劫收!什么青天白日,简直暗无天日“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接收,盼接收,接收完了更难受!”这都是当时最流行的民谣。

参考资料:

黑龙江日报——哈尔滨解放那些事----国民党抢占东北

人民网——哈尔滨:最北的大城最早解放 (2)

回答2:

1946年4月28日 哈尔滨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1932年日军占领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区。此后,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英雄等先后与日军进行不屈地战斗,并献出生命。
1945年 苏联向日本宣战。8月在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配合下,苏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越过边境向关东军发起进攻。
8月18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的120多名空降兵空降于哈尔滨马家沟机场,并迅速控制了市区重要战略要点。当天下午,日本关东军投降。70万哈尔滨人被从日伪统治下解救。
哈尔滨光复。
为履行《雅尔塔协定》,1945年11月17日,苏联撤出哈尔滨,准备将城市政权移交给国民党接管。为避免内战,在陈云主持下,11月22日,中共北满分局、松江省委、省军区等全部撤至宾县。
从苏军移交政权到哈尔滨最终解放,国民党接收大员在哈尔滨的100多天里,工厂没能开工,经济更加萧条,物价猛涨。特务还有暗杀。
1946年3月9日,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更激起了哈市人民的义愤。下图为市民上街为李将军送行。
194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做出迅速占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的作战命令。
从“陕北好江南”南泥湾走出来的“三五九旅”、松江军区5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民主联军第七师第十九团,北安军区第三旅,共13000余人,接受了解放新中国第一个大城市的历史任务。
4月28日拂晓5时,进攻开始。部队迅速占领了指定目标,在前进途中,只在南岗和道外个别地方遇到小股敌人的抵抗和暗枪射击,我军迅速将其歼灭。
4月28日这个解放的日子,当时一名责巡逻北十二道街到景阳街这一带的解放军描述,他清楚地记得“松花江都开了。
1946年5月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当年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其附属机关全部迁驻哈尔滨市,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哈尔滨一直是东北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东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