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繁荣鼎盛期,其标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的相继产生,而南北朝佛教的发展,则在思想上和经济上为隋唐佛教的繁荣创造了条件。隋唐佛教首先得到朝廷的支持。隋文帝(581~604在位)在当政伊始就改变了北周武帝的灭佛政策,扶植佛教,度僧建寺,造像写经,他在100多个州立舍利塔,度僧23万,建寺3000多所,写经46藏,造像10.6万多尊。他还设昭玄寺为中央佛教管理机构,并立昭玄大统、昭玄统、昭玄都等僧官,各州设统都、沙门都、断事、僧正等地方僧官。他还将全国各派佛教学者集中在长安等地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