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为何敌不过3万清军?

2025-04-29 01:23: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有讨论过的问题,但是其实李秀成有给出过他自己的答案,我们可以借助他的答案来分析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李秀成把他的答案分成了十个部分,但是我认为可以再细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和军事战略失误有关的,在这一方面李秀成他自己一共总结了四点,一是孤军北伐至全军覆没,其认为是大误;二是北伐失败后,连续两次用添油战术增援,导致再度损兵折将;三是西征军突进湘潭,导致西征受挫。

第二部分是洪秀全的政治领导问题,洪秀全后期在执政方面表现得十分昏庸,他不信任他的大臣,只任用他的亲戚也;最令人痛心的是洪秀全自身沉溺虚幻,不理政事;而且后期他的执政情况非常混乱,大肆封王,洪秀全,他“立政无章”,疯狂沉迷于宗教不能自拔,朝廷上的状况非常混乱,而且经常胡思乱想,曾经就对李秀成说过:“尔说无兵,朕的天兵多过于水”于是导致天国内部乌烟瘴气是一误,国家不用贤才也是一误。

在最后李秀成一语点破最根本原因就是“误不应专保天京,扯动各处兵马,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所以,不论有多少原因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自这里。

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就请给我点个赞吧

回答2:

之所以在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中,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依旧敌不过3万清军,主要是因为太平军在安逸中过得太久了,气势低下,整个军队的战斗力都十分弱了。太平军已经接连征战许久,而且此时高层开始内斗,太平天国的军民都深深感到了要亡国的恐惧。

在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以洪秀全为主的太平天国高层等人便开始坐享自己打下的江山。虽然他们有过主动北伐、西讨等军事行动,但后来都因为太平天国的高层不够坚决,后来内部起了很大矛盾才失败了。太平天国虽然看似有了南京这个自己的大本营,但他们因为太过安逸而渐渐步入了停滞不前,甚至是坐以待毙的困境之中。

太平天国原本是仇视清朝和帝制的,但他们后来竟然也开始发展起太监制度和使用“奴婢”。太平天国的做法完全背弃了他们当时说的反封建口号,而且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封建制度的一个王朝。而且太平天国在晚期内斗十分严重,当时最严重的就是“天京事变”。这场事变使得几万精兵命丧此地,与世长辞。


而且,由于洪秀全等高层的腐败堕落,士兵们都缺兵少粮的,根本没办法打仗。而反观那三万清军,虽然李秀成手上有三十万军队,但他们缺少粮食。只要这三万清军誓死抵抗并适时进攻,就绝对能取得胜利,毕竟南京缺粮,对清军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所以李秀成手上虽然握着30万大军,但最后还是因为太过安乐而战败了。

回答3:

装备的差距,当时清朝已经在进行洋务运动,所以国内科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军队武器装备上已经很有优势了。反观太平军一直在模仿清朝,模仿者如何能超越原版创造者,所以后期清朝装备上已经碾压太平军。

回答4:

第一,装备差距太大,第二,这时候的太平军的战斗力也不比之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