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明清时期的皇帝没人去泰山封禅呢?

2025-04-13 06:57:4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明清时期的皇帝没人去泰山封禅,这是为何呢?请听我慢慢分析。

01.    不想与宋真宗为伍

历朝的皇帝都喜欢去泰山封禅,因为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史书上亦可以留下重重的一笔,更可以流传后世。可是,由于宋真宗在任时的一些举动,导致后来的皇帝都不想去泰山封禅了。纵观历史的河流,前往泰山封禅的皇帝无一不是取得了丰功伟绩。秦始皇一统天下,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为后来打好了基础。秦始皇的这番成就,让他去泰山封禅也是无可争议的。

相反的是,看看宋真宗在位时,什么成就都没有取得,百姓可能生活水平还有所下降。宋真宗压根就不符合去泰山封禅的条件。但是从此之后,他拉低了去泰山封禅的门槛。之后的皇帝若是前往封禅,那岂不是跟宋真宗为伍,都是没取得什么好成绩,却偏偏要去装扮好自己的门面。打肿脸充胖子的这种事情,可不会有一个皇帝想做,稍有不慎,就会遗臭万年,那样多么不划算。于是,明清时期的皇帝统统都选择了不去泰山封禅。

02.    花费过高

古时候的交通工具十分单一,且花费时间很长,一来一回所花费的不仅是时间,金钱也很多。那么,作为统治者的皇帝自然要衡量一下去泰山封禅的利弊,利就是为百姓祈福之类的。可是,弊远远大于利,劳民伤财,可能会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就此更加空虚,徒增费用,完全没有必要。

明清时期的皇帝们在权衡了多方面因素之后,最终选择不去泰山封禅了。因为他们不仅不想与宋真宗为伍,更不想劳民伤财。

回答2:

首先是因为泰山封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皇帝没有巨大的成就是不足以撑起泰山封禅的,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这些人的成就都是举世闻名的。其次因为宋真宗作为一个守成皇帝,本身没有突出的贡献却要强行封禅,导致曾经至高无上的荣耀变得不足为奇,所以后来的皇帝也就不再认同这种荣耀,自然也没人去了

回答3:

因为毫无功绩的宋真宗去泰山封禅之后,封禅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回答4:

作者说的不全面,泰山封禅本就是皇帝借此宣称君权神授的活动,而明清君主专制已经达到巅峰,所以他们根本不必再去封禅。另外,耻于与宋真宗并列这一说法也站不住脚。宋真宗当时封禅花了很大财富,还折损了很多,那就拿乾隆举例,那如果我真想去,我去封禅,做的比宋真宗好,名扬天下也未尝不可。还更能对比出我的厉害呢。所以其实是泰山封禅的意义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