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5-04-27 06:52: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王昌龄的这句诗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让后世朝代每一位有志将士热血沸腾。为何楼兰如此可恨,让历朝历代都对它如此恨之入骨,都要灭其国,斩其头呢?

楼兰古国在汉朝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建国了,历史非常的悠久。楼兰国虽然建国很早,其所占的地方却很小,人口也不多,顶峰时期才几万人口,这和现在的一个乡镇差不多。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乡镇,却让大汉很头疼。只因为他们占据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地方——塔里木盆地的关键出入处。

楼兰国是西汉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且还是这条贸易线路最为重要的物资补充、商品交易的集散地。楼兰国凭借这一点优异的地理条件过上了比较富庶的生活。楼兰人生活得不差,但是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和恫吓、威胁。原因很简单,这里的位置太重要,又能挣钱,谁都想分杯羹。最先打楼兰主意的是匈奴人,他们时不时的派骑兵前来,要么抢点东西,要么强行让楼兰王进贡。楼兰国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匈奴人的淫威之下。

到了汉武帝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制定了新的对匈政策,以强制强。为了联络匈奴西面的西域小国达成联盟,汉武帝想西域派出了使者,没有想到的是,大汉的使臣到了楼兰就被楼兰王给杀了。一个镇长居然敢欺负大汉帝国,汉武帝很生气,就派了一支骑兵由赵破奴和王恢带领,将楼兰王给逮到了长安。楼兰王到了长安后,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繁华,也见识了帝国的威严。楼兰王立刻就向汉武帝认了怂,汉武帝也就没有和他计较,将他放回了楼兰。

楼兰王回来后,彻底的老实了。但是匈奴人又不能得罪,于是他就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送给了匈奴和汉朝作为人质。楼兰国一直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的生存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力不够,只能两边当孙子。

过了十多年,楼兰王死了。他们就向汉武帝请求放回楼兰王子回去继承王位,这就让汉武帝为难了,因为楼兰王送到长安当人质的儿子在长安犯了事儿,依汉律给阉了。让一个太监回去当楼兰王,这说出去影响实在不好。楼兰国看汉武帝不将王子送回去,就将在匈奴为质子的楼兰王子接了回来当楼兰王,也就是后来的安归国王。

这货继任了楼兰王后,因为从小生活在草原,他哪知道汉朝的厉害呢,于是就和汉朝撕破了脸,彻底的倒向了匈奴,又开始在楼兰地区对汉朝的商队、使臣进行抢劫、掠杀。汉武帝晚期已经不想大动刀兵,安归国王认为汉朝软弱可欺,对汉朝的商队和使者更是采取了斩尽杀绝的态度。

汉武帝驾崩,汉昭帝时期的霍光掌权,他接受了傅介子的建议,就带了三十多个人前往楼兰,设计将安归国王骗了出来,一刀就剁了,然后重新立了个亲汉朝的国王。从此楼兰国就老实多了,只是由于国力实在太弱,过了没几百年,就被彻底灭了。

回答2:

“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究竟做了啥?让中原人如此憎恨

回答3:

因为在西汉的时候,楼兰国他就是一个墙头草,谁打了胜仗就帮谁,让汉朝十分的恨他。到了唐朝的时候,楼兰国经常抢劫过往商旅,害人性命,令中原十分的痛恨。

回答4:

倒也不是憎恨,只是因为历史上楼兰所处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在秦汉时期,因为匈奴与中原帝国的冲突,楼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所以经常做墙头草,经常性的叛变,承认是中原帝国的附属却经常给匈奴送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