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1、 模拟实验法: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的情境,去模仿真实的社会情境,并在其中进行控制的一种实验方法。
2、 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 望。
3、 文化反哺(反向社会化):a.地理迁移而发生不同文化间的迁移。b.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的文化交替。
4、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过程,即有意的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5、 基本归因错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态度或人格等内在特质,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这一归因现象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6、 成就动机: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的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在力量。
7、 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筹码,称为“犯错误效应”。
8、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压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9、 利他行为:指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
10、从众:个体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1、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a、思辨期(社会哲学期)
b、经验描绘期(社会经验期)
c、试验期(社会分析期)
思辨期的两大思想起源: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爱弥儿》
b、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沸洛伊德“心理动力说”
经验期的三大心理学: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实验期的重要影响事件:a、美国的特里普利特1897年发表的关于他人在场和竞争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报告。
b、德国的莫得1914年的有关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
c、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公认为现代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
12、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罗斯与麦独孤在1908年同时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和资料集》和《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登场,也代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在社会经验阶段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13、社会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a、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PSP)b、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SSP)c、比较文化取向的社会心理学(CCSP)
14、角色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a、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
b、角色期望:(如2)
c、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d、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e、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f、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15、社会化特征:社会强制性、主观能动性、毕生持续性
16、教师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因素:身体的特征、学生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测验成绩、教师对其兄弟姐妹的了解
17、皮亚杰道德发展二阶段论:
道德概念:合作的道德或自主的道德
观点:能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立场,不做绝对的判断,知道有不止一种观点的可能。
意向性:用行为的意图而非行为的后果来判断。
规则:认识到规则是人制定的,可以由人来改变。
对权威:与权威和伙伴的互相尊重使之较高的评价自己的意见和能力,能较现实的判断他人。
惩罚:赞成惩罚应是较温和,带补偿的。
内在公正:不把自然灾祸与惩罚混淆起来。
1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19、自我意识的结构: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20、詹姆士关于自我的分类:
A、客体我:包括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B、主体我
21、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A、归因过程中因注意的三个重要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B、与行为原因相联系的三种特征的三种情形:一、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此时行为的原因是行为所指向的外在刺激物,属于外归因。二、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不应人而异,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者自身,属于内归因。三、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为之,因人而异,此时行为原因在于行为发生时的外部情境,属于外归因。
C、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方面:行动者、刺激对象、环境背景(情境)
22、归因偏差:(自己找)
23、态度的结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意向因素)
24、拉皮尔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实验:p156自己了解
25、凯尔曼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
A、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的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B、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C、内化:指把自己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26、社会学习理论(霍夫兰德等关于态度行为与改变的模式理论):
A、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
B、当个体所面对的强化物要求的态度和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盾。
27、认知协调论
A、海德的结构平衡理论:平衡理论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海德认为,态度的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B、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论:a、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b、各个认知元素之间失调程度受到下列因素影响(认知之间差异程度、差异性认知数目、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c、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带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这种状态随着认知之间的失调程度不断增加而加剧d、当人们 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情况,一旦决定做出之后,不协调就伴随而来
28、态度改变的沟通模式:
29、态度的测量方式:
A、直接测量:包括瑟斯顿量表(等距法)、利克特量表(累加法)、语义区分量表、布加达斯量表(社会距离尺度法)
B、间接测量:分为投射测验、生理指标测量(生理反应法)、内隐联想测验、情境法、行为观察法
30、动机受挫:
A、概念: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B、原因:a、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b、判断发生偏差c、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
C、受挫后的行为反应:退化、补偿、抑制
31、莱维特关于人际交往的分类:圆形沟通、轮式沟通、链式沟通、Y式沟通
32、人际交往的非语言交往:
A、身体语言: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反馈,其功能有替代、辅佐、表露、调节、适应
B、辅助语言:通过声调变化节奏速度来表达的意义的一种交往方式。是语言符号之外的非语言符号信息。
33、人际距离的分类:A、亲密距离:近程0~15cm,亲密无间;远程15~45cm,亲密关系
B、个人距离:近程45~75cm,情侣公开场合(朋友关系);远程75~120cm,出现于熟人间的交往 C、社交距离:近程1.2~2m,工作距离和社交聚会;远程2.1~3.7m,下级交往或聚会商务谈判D、公众距离:近程3.7~7.6m,演讲讲课;远程7.6m以上,几乎容纳一切人的空间。
34、人际交往的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等人于1961年正式提出的
主要观点:a、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b、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c、该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35、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感情的需要
36、外貌吸引的光环效应:人们传统上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优秀品质,并且人们非常自然的把一些好的品质强加到漂亮者身上,因此产生外貌吸引光环效应。
37、爱情三元论:亲密(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激情(爱情中的驱力);承诺(维持爱情关系的决定)
38、利他行为的决策论观点:a、注意(个体注意到了发生的时间吗?)b、解释(个体把它解释为突发事件吗?)c、质疑(个体觉得自己要承担行为的责任吗?)d、评价(个体拥有提供帮助的技能和训练吗?)f、决定(个体决定履行帮助决定吗?)
39、旁观者效应及原因:
A、旁观者效应:其他人在场抑制了干涉紧急情况的倾向。
B、原因:a、他人起观众作用b、他人起榜样作用c、他人起暗示作用d、他人削弱了个人的责任感
40、侵犯行为理论:a、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论b、洛伦兹的习性学的观点P391详看
41、侵犯行为的控制:惩罚、宣泄、认知干预、习得性抑制、置换和寻找替罪羊、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利用积极感情、创造良好环境
42、从众的影响因素:
A、信息因素:a、情景因素b、信息的模糊性c、从众行为的公开性d、权威人士的影响(相对概念,是指身份与群体成员身份对比,谁更具有专家权威性)
B、团体因素:a、群体的规模b、群体的凝聚力c、群体的一致性
C、个体因素:a、人格特点b、性别差异
D、文化差异
43、社会促进:是指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
社会抑制(社会懈怠):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
我们就考这些,希望能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