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好
没有第一次的生命就像是一潭死水,失去了下一步的海阔天空;没有第一次的人生就像是沉睡的墓穴,失去了勇气与新鲜的滋养.
第一次踏进诗词的“桃花源”是在三岁左右,爷爷放把藤椅在床头,轻轻地摇着,给我读诗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而气势磅礴,时而对酒长吁;时而笔端蕴秀,时而口角噙香。好似清香的茶,若干年后,风韵犹存。年幼的我虽然品不出所以然来,却从字字句句里,隐约感受到千年愁,万年心.
第一次或许不一定都充满刺激与欢笑,但那种不一般的感觉却印入了记忆的相册,闲暇时看看,回味无穷。
初次看花开花落还是在四岁,家里没有养花的习惯,故而当年有人送水仙,才雕了一盆。我原先误以为是“水中大蒜”,后来抽出了嫩绿的芽,一问才方知是花,等到春节前夕,叶茂盛了,渐渐有了花骨朵。欲开的花用极薄的“膜”笼着,似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般憔悴,便像玻璃制品般小心爱护。后期,花开得很多,满屋子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雪白的水仙花瓣护着中间黄色的蕊,娇小玲珑,似乎托起了一盏明灯。 我当时尚不知“静观庭前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淡看世间纷繁”之类的人生哲理,只为凋谢的花惋惜——为它们的含羞待放,为它们的娇中藏笑;为它们的风华绝代,为它们的无语消逝。
也曾第一次看云,第一次品咖啡,第一次迈步前行,第一次开怀大笑……无论成败与否,欣喜依然,第一次的走过,就是值得珍藏的一段时光。
把握第一次,珍重第一次,为新道路向前走去……有一天你将可以告诉自己说,走过的路程已多么地漫长而有意义。
回家真好
家,一个温暖的名字,它既是一个遮风避雨居所,又是一个真正使人憩息心灵的空间。但对我们这些住校生来说,一个星期回家就那么一次是远远满足不了我们心中回家的欲望的。虽然,学校有挚友常伴,有恩师于旁,但还远不及回家那种温情与温馨——那是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白云,烟囱冒起的朵朵炊烟,庭院中的鸟语花香……所以说,回家的感觉真好!
每个周末,当我拖着疲惫了整整一星期的身体回到了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滋味——虽然没有木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旧时袍,著我旧时裳”的感受,但却立即享受家中的像是为我而设的一切:已封尘一星期的电视机啦,正在等我打开显示屏的电脑啦,闷了一星期的音响啦……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偶尔传来家人的几声唠叨,像是给这个静寂的世界传来几声诱人的音韵,使人感受到家不仅是一所房子,还是一个让人解开繁琐的空间;有时对他们的唠叨声有所厌倦了,便大声训斥他们闹着玩玩,便有大风暴即将来临,但暴风雨过后,会出现一道彩虹——那便是家人强词夺理之后的一阵欢笑,所以说,不经历暴风雨又怎有彩虹呢?家庭亦如此!这样其乐融融,这样的舌头上的“鏖战”,比学校的大吵小闹,繁杂无礼更胜一筹!回家,正是一个给心灵得到慰藉的过程,有谁不爱回家呢?
曾记得小学时,一年级的第一个周末妈妈接我回家时,我伏在妈妈的怀里哭了起来,心中只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欲望——我 要 回 家!的确,家对一个小朋友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虽说学校是个大家庭,社会更是这样个更大的大家庭,但用比不上那一片在孩子眼中洁白无暇的天空,那,就是家。无论是三、四、五或六口之家,只要能给人一个舒适的空间——学校太繁琐,社会太复杂,只有是一个小小的家,就足以满足一个孩子的心愿。回家,亦是对一个孩子而言,比游戏胜利、获得成功更大的满足和喜悦,也就是说,回到了家等于战胜一切,比得到世间上的每一样东西更有满足感和归属感。
人,永远是以自己的家为核心。风格简约也好,金碧辉煌也好,永远以人为本。只要有一个让人不再感到繁琐的内敛空间,就不失是一个好的家。而回家,更让人自豪,狂放,它让我感到了宁静与现代的区别,让我更好地去细细品味家中无限的暖意——回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