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的脑瘫进餐流程内容有哪些

2025-04-03 02:07: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引导式教育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诱导出预想和设定的目标,引导出功能障碍者学习各种技能动作的一种互动过程。这种技能动作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通过外力的协助使功能障碍者完成某种技能动作,而是要通过功能障碍者的本身的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等相互作用,使其主动的、相对独立的完成技能动作。引导的方式是以适当的目的为媒介,通过复杂的引导者与功能障碍者的整理互动,诱发功能障碍者本身的神经系统形成组织化和协调性。换言之,引导式教育体系中所说的康复,并不是仅仅促进功能障碍者的功能障碍本身发生变化,而且同时要使人格、个性发生变化,即智能、人际交往等能力得以提高,进而又促进功能障碍的改善。这一目的的达成,必须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入、传出神经,经过中枢神经的调节来实现。神经系统可以把欲达目的之途径体系化,当一个人欲达一定目的时,首先将这种要求通过传入神经传达到脑,使其在脑中意识化,然后由脑发出指令,再由传出神经达到执行命令的器官,产生特定的功能效应,达到预想目的。

回答2:

引导式教育疗法又称Peto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
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科学的被动训练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
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使患儿在德、智、体、个性气质培养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
的康复和发展。还可对小儿单纯性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等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