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ū
同“ 墟”。
“墟”的俗写。农村集市。有墟场的居民点有时亦以“圩”为名。[1]
主要信息
多音词: xū、wéi、yú[1]
发音一
圩
中国称集市为圩(xū)。如: 赶圩(赶集); 圩埠(市集码头)
常用词组
1.圩场xūcháng [fair] 〈方〉∶也作:“ 墟场”。乡下的集市
2. 圩日xūrì [market day]〈方〉∶集市开市的日子。也叫“圩期”
3. 圩市xūshì [fair]〈方〉∶集市
4. 圩镇xūzhèn [market town]〈方〉∶农村集市较大的镇
发音二
读音wéi
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基本字义
1.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垸。~子。筑~。
2.有圩围住的地区:~田。盐~。
3.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土~子
4.同本义 [dyke]。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
圩,圩岸。——《字汇》
发音三
读音yú 基本字义: 窊,凹。如:~顶[1]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圩·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3
《字汇》云俱切,音于。岸也。《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生而 圩顶,故名丘。《司马贞曰》窊也。江淮闲水高于田,筑堤而扞水曰圩。
汉语字典
圩在姓氏中读:wé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