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仁寿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东经104°00′-104°30′,北纬29°40′-30°16′,幅员2606平方公里,辖60个乡镇、527个村、92个社区,总人口162万人,是四川第一、全国第三人口大县,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渝经济区核心县、天府新区重点县。
仁寿地形地貌
仁寿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越溪河发源于仁寿县,流经荣县、宜宾县,是岷江一大支流,全长300余公里。
仁寿县地表水沿龙泉山脉东西分流,椰江、越溪河与龙水河、通江河、清水河汇入岷、沱二江。流域面积2222平方公里,总长2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89亿立方米。1972年在龙泉山西麓建成的省内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黑龙滩水库,可蓄水3.6亿立方米,解决仁寿县城区及大部分区乡镇生产生活用水,控灌仁寿、井研、简阳三县田土7.07万公顷。
仁寿地质构造
仁寿县境内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
区位优势明显。县城北距成都市区60公里,西距眉山市区38公里,南距乐山市区70公里,东距资阳市区70公里。县内建成和正在抓紧建设的成赤高速公路、遂资眉高速、仁沐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天府仁寿大道、站华路延伸线、红星路延伸线,国道213线和省道106线,连汪燕铁路,将形成“4321”交通主骨架,使仁寿成为成都以南最为重要的交通节点,进一步加快了全县融入成都全域发展的步伐,仁寿正迎来全域天府新区新时代。
自然资源丰富。县内煤炭、石灰石、石英砂、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储量过亿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蓄水3.6亿立方米、被誉为“西蜀第一海”、“成都后花园”的黑龙滩风景区;仁寿大佛、双堡牌坊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潜力巨大。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