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是什么意思

2025-04-25 22:08: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调查机关)侦查终结(调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依法定职权进行审查,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刑事判决进行审查,或依法决定不起诉的诉讼活动。

中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后,确认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即由检察长或检察员按审判管辖范围,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公诉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由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影响,也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

扩展资料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阶段,为了确定经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是否应当提起公诉,而对侦查机关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犯罪性质和罪名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一项诉讼活动。

它是实现人民检察院公诉职能的一项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也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它对保证人民检察院正确地提起公诉,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诉

回答2:

公诉只是意味着检察院将案件移给法院,由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决定是否对其判处刑事处罚,案件到了公诉阶段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判刑,这个取决于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否真的触犯到了刑事罪名。

回答3:

对社会和倾害对象印象极大,由公安机依法递交给检查机关,再由检查机关依法提起的诉讼案件叫公诉案件,

回答4:

公诉案件就是刑事公诉案件,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公诉指的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
因为诉讼方是国家机构,所以叫公诉案件
对应的还有自诉案件,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简单来说就是某个人有违法行为,公诉是报警之后交由警察搜集证据移交检察院再由检察院移交法院审批,自诉就是自行搜集证据直接到法院起诉某人

回答5:

1、公诉案是刑事诉讼过程中和自诉案相对称的法律术语。简单的说就是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已经开庭是指法院按照一定的程序,召集被告人、公诉人、辩护人等到法庭进行审理案件的活动。
3、刑事诉讼一审时限:
【第一审审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简易程序审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